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你知道吗?

有些蔬果

不管产自哪里

只要进了上海的小菜场

就有了新名字——

地栗不是栗

荸荠(bí qí),是苏南浙北地区著名的“水八仙”之一,在民间有诸多俗称。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比较为南方人熟知的名字叫“马蹄”,因形似而得名。

由于埋在地里又长得像栗子,上海人叫它“地栗”。不止长得像,荸荠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

更巧的是,荸荠的英文名就叫“water chestnut”,直译为“水中的栗子”。

也有人叫它“地梨”,因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

有学者认为,“荸荠”之名来自本指肚脐的“脖脐”,这或许因荸荠的球茎形似脐突,或许因其匍匐茎象脐带之形。

后来“脖脐”的派生义转指植物,形旁变成草字头“荸荠”遂成为该义项的专用字。

珍珠米里没有米

上海人口中的珍珠米不是大米品种,而是玉米。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玉米自明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了一百多种俗称。各地根据自己的认识,为它取了许多名字,这是中国其他农作物中所少有的。吴语中称呼比较复杂,上海称珍珠米、苏州称御麦、浙江称六谷。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为什么要叫珍珠米?据说是因为玉米颗颗晶莹饱满像珍珠。

道光《新昆两县志》卷八物产:“实累累如珠,故名珍珠粟。”

茄子叫落苏

落苏,是江苏、浙江、上海与安徽一带对茄子的俗称。为吴语方言词,普遍通用于江浙沪以及福建及粤东南一带。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关于“落苏”的命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跛足说”。据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在杭州一带,“瘸”与“茄”同音,吴越王为避讳“瘸子”的读音给儿子带来伤害,看到“茄子”形状像落下来的流苏,于是改称“茄子”为“落苏”。

还有一种“酪酥谐音说”。《本草纲目》记载:“陈藏器《本草》云:茄一名落苏,名义未祥。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 就是说,茄子因与酪酥(由牛羊马等的乳精制成的食品)味道相同,而被称作“酪酥”,后来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就变成了“落苏”。

文旦真是姓文的小旦角?

文旦是柚子的一个良种,不只是上海,浙江福建一带的人都把柚子叫做文旦。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文旦”来由说法纷杂。一说是有个小旦,姓文,国色天香,人人欲追求,但她宁愿一人入偏远乡间终老,死后,其住所长出的柚树也香气鼎盛,为纪念这位文姓小旦而叫文旦。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一说是有个文姓小旦,家里种的柚子特好吃,而叫文旦。据《国产录异》载“抛近入贡者皆漳产,名文旦。文旦者,小旦文姓所种,在长泰县溪东,不过四、五十树。

夜开花是个瓜

夜开花一般指瓠瓜,单叶,花白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名“夜开花”。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夜开花和西葫芦的区别(盘点神奇的上海蔬果名)

同样是夜晚开花,夜来香是正儿八经的花,而夜开花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葫芦。

瓠瓜是葫芦的一个变种,果实老熟后经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酒壶、水瓢等。

你知道这些蔬菜在其他方言中的名字吗?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哟!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