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我和几个朋友在贵州自由行。
从贵阳出发前往荔波小七孔景区的路上,途径上堡服务区休息时,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服务区一家卖烧饼的门店前排着迅速移动的长龙,而其他食品店门口客人寥寥无几。
这是我第一次在高速服务区见到食品店生意火爆如网红店。当地向导阿邦告诉我,这家店面积不到10平米,只有两个长条案板,两个烧饼炉和三个工人,但每天至少能够卖出1000多个烧饼。
“一个烧饼卖8元,平均一下,在旅游淡旺季,他们家一天收入至少1万元。”阿邦带团十多年一直跑这条旅游线,对这条路上的事门清:“我算是看着这老板发家致富的。”
中国有句古话:“闷声发大财”,一个不起眼的小生意,居然能赚这么多钱。
抑制不住好奇心的我,在阿邦的介绍下,花了240块钱,一次性买了30个烧饼,和烧饼店老板聊了一个小时,发现他发财致富的秘密就是一个简单生意模型的现实写照。
第一个秘密:流量
所有商业的盈利模式只有一种,就是流量变现,烧饼店老板的生意也不例外。
老板说开店之前,他在服务区蹲了一个礼拜,就为了数客流。
最终发现这个服务区一天内,50人以上大巴至少停70辆,30人以上大巴至少停100辆,买食物的游客至少有三分之一。
“每天至少一两千的顾客,一个包子都能卖到五块钱,你说这生意能不能做?”老板笑呵呵地问。
我们都很佩服老板的商业眼光,他却说这纯属意外:烧饼店老板原本是旅游大巴的司机,几年前,上堡服务区刚修建好,他发现自己带了好几个团里的游客在这个服务区买食物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地方。
“一开始我也觉得奇怪,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贵州的旅游团,大多以贵阳为中心点,向四周出发。从贵阳到荔波,路程至少4小时,早上走中午到,走到上堡路程近半惯例停车。游客们早上6点多出发,早饭大多敷衍,停车买吃的非常正常。
或许生活不是缺少流量,而是缺少发现流量的眼睛。毕竟生活的每一个微小异常的背后都有迹可循,共性里就藏着大数据和大流量。
第二个秘密:产品
同样位于上堡服务区,同样的流量,为什么老板偏偏要卖烧饼,还能卖这么好?
这烧饼要8块钱一个,不仅比服务区包子玉米贵,即使放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繁华地段都算贵。
《可量化经济学》一书中的这句话,或许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价格不再决定购买量,它决定最低消费者的层次,而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消费者盈余=商品价值—商品价格。”
这么贵的烧饼销售火爆,是因为它远高于包子玉米的独特商品价值:特色美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难以替代的产物。
“别看贵州菜以酸出名,很多游客都吃不惯酸味,但这个地儿,能把这种酸味做出甜来。” 老板告诉我们,烧饼的馅儿由当地腌制的酸菜和猪肉混合而成。酸菜在腌制过程中,需要水泡,得益于当地特别的水质,口感酸中微甜,还能回甘,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除猪肉的油腻口感,还能增加诱发出猪肉的独特香味。
“一辆旅游大巴上只要有一个人买了我家烧饼,我能保证一车人都闻到。”老板很有自信:“而且你看我这门店招牌上,写的啥?” 我仔细一看,四个大字:“本县特色”。
原来,这种酸菜是服务区所属县城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但当地县城经济和交通都不发达,根本没有人做酸菜的量产和外销。将这种县域特色美食带到服务区,对于途径休息的游客团而言,意味着过了上堡,再也买不到。
作为打算购买吃食的游客,你是愿意花8块钱,体验一次这辈子可能只吃到一次的烧饼,还是愿意花5块钱,买随处可见的包子玉米呢?
第三个秘密:行动力
听完老板的介绍,同行的姑娘对烧饼生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等我们回去,找个旅游团多的高速服务站,从老板这儿买酸菜,卖烧饼吧。”
老板一听哈哈大笑说:“其实我这个生意也有人做,路段是我帮着选的,酸菜是从我这边发过去的,但做的很一般。”
“为什么呢?”我很好奇。“他好多事情没做到位。”老板指着阿邦笑着问我们:“阿邦应该给你们介绍过我们这儿的酸菜很好吃吧,也提到过烧饼吧。”
我们瞬间明白其中深意。除此之外,老板还说,他会经常请大巴司机们抽烟,只是希望他们以后走这条线时,多停在这个服务区;他的烧饼炉子经历了好几次改造,以前烤熟一锅烧饼要3分钟,如今不超过1分钟;他会换很多一块钱硬币,两枚贴在一起方便快速找钱,还愿意让顾客自行取零钱;他的烧饼店是整个服务区第一个支持手机支付的店面……
同样的流量,同样的产品,有人能发家致富,有人生意平平,关键在于转化时的行动力。没有行动力的人,即使拥有百万奖券,也兑不到奖励。
我们怎么想,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思维决定梦想的高度。无论是否打算做生意,都可以学着将这个从“流量”到“产品”再到“转化”的思维模型运用于人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