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山门附近的江村桥,是一座清代重建的古桥,据说“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江枫”一指江边的枫树,二指江村桥和枫桥。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之后,千百年来,凡是来苏州的游客,都要来枫桥领略一下枫桥的诗情画意。
“夜泊处”塑有唐代诗人张继的青铜像,神态端庄,仿佛正在凝神计数使人摆脱烦恼的寒山寺108下钟声。
寺院是“晨钟暮鼓”的,据说《南史》中有关于“夜半钟”的记载,把“夜半钟”写进诗里的从唐代以后就有许多诗人,但是能够流传千年并且至今名气不衰的,可以说唯有张继。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算不上大家也不是名家,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其诗在南宋时仅存三十多首。《全唐诗》中,只存四十余首。《枫桥夜泊》可以说是他最著名的诗,在文学史上青名永存不必刻意追求以量取胜,只要短短一首《枫桥夜泊》足矣。
接官厅。古代接待官员的码头厅堂,也是传递文书的驿站,厅内布置得古意盎然。
此块《枫桥夜泊》诗碑为明初著名书法家,云间沈度所书 ,非常珍贵 。世人对其评价极高:“精致端楷,婉丽秀逸 ,雍容矩度,有王羲之遗韵”。
街口立有一座石坊,坊额刻有“江枫洲”三字横匾,柱上刻有楹联:“尘历劫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作主;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
“江枫洲”石坊后是古朴沧桑的“苏艺名人坊”。
枫桥,跨古运河支流,位于寒山寺西北,始建年代不详,长近四十米,宽五米余,跨度十米。东与铁铃关相衔,古时候是城西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军事要塞。在《寒山寺志》记载中,枫桥建造时间早于寒山寺(南朝梁代天监年间)。
枫桥,旧作"封桥",因为这座桥晚上要关上木栅门封掉。宋代王郇公寄居在苏州时,将张继诗书刻在石碑上,也是《枫桥夜泊》最早的石碑,把"封"字改成了"枫",大家觉得桥名更有诗意了,从此就叫它枫桥,一直沿用到今天。
枫桥经过这么多年,历经沧桑。可能是人们太喜欢张继的这首诗了,所以历代都设法保护好它。唐代的桥一直传到今天,实属罕见。枫桥有记载可考的修建有明崇祯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同治六年(1867),最后一次整修是1985年。被国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是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军民为抗击倭寇,加强金阊一带的防卫而修建的。平时可以登高瞭望,巡视戒备,战时可以举烟报警,藏军固守,与关前的河道、桥梁构成一道扼守苏州城西的重要军事屏障。
面桥的关楼上高悬已故书法家吴进贤书写的"御寇安民"匾额,柱联为:"雄关通浒墅,古寺对寒山。”谭以文书。
铁铃关是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留下的唯一较为完好的遗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上楼阁是1987 年重建的,下部基台仍是明清古物。铁铃关是古驿道和古运河进入苏州城的水陆交通要塞。桥关相连,是江南古关隘的典型,至今已不多见。
关楼内高悬“威震三关”牌匾,陈列着苏州地区抗倭的文物史料。
“铁铃关”金字朱匾高悬于关楼上。
苏州民间向来有"六门三关"之说。三关指的是分布在枫桥官道上的金阊关、白虎关和这座铁铃关。它们都是嘉靖年间为了抗击倭寇而建的。明朝郑若曾的《枫桥险要说》中记载:"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苏州财货莫盛于阊门。倭寇垂涎,往事可鉴。"实际上,当年苏州城郊和周边地区为抗倭而建立的敌楼、关堡、土寨大大小小有十多处,现在只剩下铁铃关这一处抗倭遗迹了。
铁铃关,占地90平方米,高10米,下部是用石头砌成的台基,四面用砖头围起,中部是三层关楼,砖台上设置许多凹孔,用来发射土炮,打击敌人。
铁铃关控枫桥,扼运河,古代官道通过枫桥、穿过铁铃关到市内,是苏州城西的重要屏障。铁铃关曾经在清道光九年重修过。第二年江苏巡抚陶澍倡导文运,将上层改建为文星阁。此后,年久失修,逐渐残损为一座荒台。惟有拱门上的"铁铃关"三个字还依稀可见。现在的铁铃关,是1986年重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