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糕点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比如京派的京八件、苏派的苏式月饼、广派的马蹄糕、潮派的老婆饼等等……但不得不说,有很多中式糕点曾经辉煌一时,却渐渐没落,甚至有的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回想30年前,那个时候的糕点品种真不多,也就那几样知名的糕点,可那些“奶奶辈”的糕点却是很多人儿时吃不够的美味,尤其是以下6种看起来很“老气”的传统糕点,都出乎意料地好吃,没吃过实在可惜了!赶紧来看看,您认识几种?又吃过几种呢?
第一种传统糕点:贵妃饼
贵妃饼从古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名点之一。关于贵妃饼有诸多的历史典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贵妃饼洁白圆润,形如一道圆月,这与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相契合。据说饼身上的梅花印源于唐代贵妃额头上的花饰纹样,因此这道糕点便有了贵妃饼的名字。
记得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贵妃饼,那入口即化的口感至今记忆犹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乃真正的“时光之味”。可惜随着各式西点异军突起,贵妃饼虽美味可口,却还是渐渐被淡忘,实在可惜。好在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又让人们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贵妃饼的经典馅料为枣泥核桃,绵软拉丝的金丝小枣枣泥,搭配清香饱满的核桃仁,皮薄馅足。入口后面皮淡淡的香气悠然而来,接着便可吃到绵密的枣泥和酥脆的核桃,层层口感叠加,回味无穷。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贵妃饼也与时俱进,在古籍配方的基础上也做了减糖减油的处理,清甜不油腻,多吃几块儿也不会有负担。
第二种传统糕点:青团
青团在古时多为清明祭祖用的寒食,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团并没有像某些传统糕点那样消沉,而是变成了一种节令美味,清明前后人们都会趁着时令抓紧品尝。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十里春风不如它,青团可是春季踏青出游时不可不尝的特色小吃,在喜食糯米的江南一带,茶余饭后,很多人还会将它作为应令尝新的小点。
“青青盘中餐,芬芬味中蕾。”在我国南方地区,几乎各地都有“青团”的身影,只是形状和叫法不同。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就这样描述过青团的做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即用艾草、雀麦草、浆麦草等野草经过煮制取汁后,与糯米粉混合染成绿色的面团,取剂子包入各种馅料,蒸熟而成。
现如今青团不再仅流行于江南一带,已走俏全国各地。传统青团的馅料多为芝麻和豆沙馅,经过不断丰富创新后,演变出多种新口味非常令人惊喜,让传统点心重新焕发生机。馅料融合了软糯Q弹的面皮,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这份专属春天的味道,不可错过。
第三种传统糕点:绿豆糕
说起“奶奶辈”的糕点,绿豆糕不得不提。绿豆糕作为一道经典的传统糕点,可谓是几代人的回忆,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几乎人人都吃过。绿豆糕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为京式,制作时不加油脂,入口松软无油润感,食用时颇为讲究,调以桂花水食用;南即为苏式和扬式,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油脂,所以口感更为绵密油润。
绿豆糕清香美味,食绿豆糕退火清热的传统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端午节时吃绿豆糕也是一项重要习俗,以避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的暑热之苦,并有平安健康之意。
古书中记载:“绿豆磨之为面,澄滤取粉,作饵炖糕……”绿豆糕主要是用绿豆粉制作而成的,除了纯绿豆糕以外,还可以加入枣泥或豆沙馅料,入口即化,清香四溢。如此美味又有益健康的糕点真的不该被遗忘。
挑选绿豆糕时要选用纯绿豆粉制成的,它的颜色不是很绿,如果绿豆糕的颜色是绿油油的,那有可能是添加了色素的。另外,选料精细的绿豆糕,不管是南北式哪种,口感都应该细润紧密,清香绵软。
第四种传统糕点:荷花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对西湖美景的描绘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作为杭州特色的中式点心,荷花酥带着西湖的秀美与灵动,它层次分明,色彩艳丽,味美如形,赏心悦目。
制作荷花酥时,用酥皮包裹馅料,在饼皮顶端划出米字刀口,放入两至三成热的油里小火浸炸,“荷花”在油中慢慢绽放,美不胜收。制熟捞出的那一刻,娇艳如出水芙蓉,真叫人馋涎欲滴,却又不忍下口。
据史料记载,荷花酥源自明清时期,曾经也只作为宫廷点心,再以后这道点心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以至于很多老杭州人表示并没有吃过荷花酥。同样因为《舌尖》的播出,才让这道“奶奶辈”的糕点迅速走红。
如今荷花酥经过了多次改良,制作上除了传统红曲和莲蓉形成的粉白两色相间外,还有用菠菜榨汁做成的绿色等多种颜色。馅料上也不仅局限于莲蓉和豆沙,根据时令增加了紫薯和蚕豆泥等搭配。除了油炸的工艺以外,有些也改用了烤箱制作,虽然烘烤出来的荷花酥层次感不如传统做法惊艳,更像是含苞待放的荷花,但少油的理念更被现代人所接受。
第五种传统糕点:桂花糕
诗人笔下的江南,有“十里荷花”也有“三秋桂子”。在如诗如画的中式传统糕点中从来少不了桂花糕的身影。桂花糕是一种传统名点,历史悠久,在30年前算得上知名的糕点,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它却被铺天盖地的西点所淹没,致使曾经辉煌的桂花糕逐渐被人们淡忘。
桂花糕是温州特产之一,以前桂花糕属于时令美食,只有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才能制作。风动桂花香的季节,一壶浊酒,一盘点心,“山寺月中寻桂子”的意境油然而生。
好在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桂花糕了,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着芝麻、花生碎,软糯中带着弹性,加上中间香甜的红豆,以及桂花香气的烘托,甜而不腻,食之唇齿留香。
传统的桂花糕选用糯米粉、白砂糖和糖桂花为原料。将糯米粉、糖、水和色拉油调成粉浆,上锅蒸熟。冷却后脱模切块,浇上糖桂花就做好了。因此想吃到老味儿的桂花糕,还是要采用传统工艺手工蒸制而成的,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原味原香,好吃不上火,老人孩子也爱吃。
第六种传统糕点:定胜糕
在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杭州,有历史、有故事的点心可不只荷花酥和桂花糕,定胜糕也曾经是江浙沪一带颇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它口感松软清香,还有甜甜的豆沙馅料。
关于定胜糕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南宋时韩世忠的韩家军出征,苏州百姓为鼓舞将士特制了糕点,糕上有“定胜”两字,后被称“定胜糕”。
定胜糕形似银锭,颜色各异,以淡粉色较为常见。在碾好的米粉中掺入各种花卉和菜蔬汁,将米粉放入模具里压实,再用刮刀刮平,蒸熟后取出脱模即成,成品清香扑鼻。趁热在上面盖上红印,有“定胜”两字,以求家中富贵吉祥、万事胜意、考生逢考必过,步步高升的祥瑞之意。
曾经定胜糕很受人们推崇,凡家中添丁、赶考、婚嫁都有吃定胜糕的习俗。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锡邑呼中字如粽音,凡大试则亲友赠笔及定胜糕,米粽各一盒,祝曰笔定糕粽。”可惜现在它受欢迎的程度已经今非昔比,定胜糕渐渐移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被年轻人所遗忘了。传统的定胜糕,口感松软甜糯,米香、桂花香混合着丰富的馅料香,食用时配上一壶清茶,两者相得益彰,真的很好吃。
6种曾经辉煌的“传统糕点”,如今有的已被遗忘,没吃过实在可惜。时代在变迁,传统不意味着过时,而是每个时代留下优秀的东西,人们愿意将它代代相传。虽说传统糕点在时代的潮流中兴盛衰败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但还是希望传统糕点不仅能把传统传承下去,还能继续创造传统。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种传统点心,还有哪些好吃却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