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10月,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诞生了。在这辆简易摩托车的基础上,全球各地大力发展摩托车产业,目前摩托车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谁会想到,街上的一家摩托车修理厂能成为中国百强企业之一?左宗申创办的宗申集团于2010年上市。而左宗申也从一个修理工变成了商界知名人士,身价85亿元。那么左宗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左宗申1952年出生于重庆。初中毕业后,他陷入文革,被迫在农村插队。1975年,在插队5年后,左宗申回到城里,在一家瓷厂做窑工。几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左宗申的朋友下海创业。于是,1979年,左宗申放弃了铁饭碗的工作,和妻子出海创业,带走了多年积攒下来的5000元钱。
离开家乡重庆后,左宗申移居河北创业。当左宗申开始卖小说时,人们围在他身边,却没有人愿意买。卖水果的时候,遇到一场大雨,水果都烂在路上了;卖了3000元的衣服后,路上什么都被骗光了,差点不能回家。一年折腾下来,两万资本一分钱也不剩,左宗申绝望了。
回到重庆后,左宗申再也没有从抑郁中恢复过来,也没有心思去工作,逐渐消沉。妻子很着急,她不想看到丈夫如此颓废。当时正好大哥在做摩托车维修的小生意,于是她建议左宗申向大哥学习。在妻子的劝说下,左宗申终于同意向大舅哥学修摩托车。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左宗申一头扎进修理铺,"分泵、刹车片、活塞环、气缸壁、油封、减震杠",他一个接一个地摸了汽车的1500多个零件。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左宗申干脆在修理厂扎营,"一个零件反复拆装50次",半年后,一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左宗申就能立即判断车速和系统是否有问题。
1982年,左宗申学了修摩托车后,拿了5000元钱开了一家修摩托车的小店。左宗申凭借高超的技艺征服了当地居民,成为重庆著名的机械师。大家都愿意来左修摩托车。几年之内,左宗申就赚了10万元。
199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左宗申发现当地的摩托车厂经营状况非常好,甚至有人排队等着提车。于是左宗申问摩托车厂厂长,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外面等车呢?主任告诉他,由于发动机供应不足,人们不得不每天排队购买摩托车。听到这个消息,左宗申主动表示可以解决发动机供应问题。主任很高兴地告诉左宗申,他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发动机。
当时,国内有能力生产发动机的厂家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人民群众的左宗申了。不过,左宗申是谁,绝对扫地增,从那以后,他开始反悔,"在嘉陵买汽缸,在建活塞"。不到一个月,10台发动机的装配就完成了。一检验,神了,全部合格。就这样,左宗申从一个机械师变成了一个摩托车发动机制造商。
随着业务的发展,左宗申不再满足于只为摩托车厂提供发动机。他决定自己造摩托车。1992年,左宗申用多年积蓄的50万元成立了宗申集团,从摩托车发动机制造商正式进入摩托车行业。在左宗申的领导下,宗申摩托车迅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500强"、"中国机械500强"。
2002年,左宗申以3.6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2位,成为重庆首富。如今,宗申的市值已达82亿元,而左宗申夫妇则积累了75亿元的财富。看来左宗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生活中的绝对赢家。但其实左宗申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家族企业如此庞大,独生女左颖不想继承。
为了女儿的发展,左宗申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美国留学。也许是她在国外待了那么久,不想回来继承家族企业。2007年,左宗申强行将女儿从美国带回,并安排她到公司学习。然而,左颖又跑回美国去了,原因竟是因为嫌重庆冬天太冷。
2010年10月,左颖在海南与美国人迈克结婚。结婚后,他们在迈阿密注册了一家名为GreenPath的公司,专门从事与绿色能源相关的产品。现在,公司通过宗申集团的名义,利用宗申在南美的人脉,向乌拉圭等国推广。
宗申集团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年产摩托车15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年收入超过130亿元人民币。但女儿不愿意接手家族生意,至今是让左宗申最头疼的事。也许,正如他所说,如果他找不到合适的继任者,他会卖掉公司。那么对于这样一位企业家,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