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的习惯早已深深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茶叶种类众多,其中绿茶的历史最为悠久,被称作“国饮”。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是绿茶类的典型代表,茶如其名:碧,道出其色泽;螺,道出其外形;春,道出其美妙。

碧螺春(图自图虫网)

皇家贡茶

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被当地人称为“洞庭茶”。

“洞庭茶”在唐时崭露头角。起初,人们采其叶,煮为茗粥。茶圣陆羽考察后,把苏州洞庭山茶写入了《茶经》。

北宋朱长文所著《吴郡图经续记》中记载:“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可见,到了宋代时期,洞庭山茶被称“水月茶”,逐渐为“吴人所贵”,并被选作贡茶。

碧螺春(图自图虫网)

明代时期,“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流传甚广。此时的洞庭山茶在宋代入贡的基础上仍保持了名茶的品质,以谷雨前摘的“雨前茶”为最优,茶的形状逐渐向细紧、卷曲过渡。

因为茶香扑鼻,洞庭山茶在当地还有个“吓煞人香”的称号,而其“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则要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

据《苏州府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来到太湖,巡抚宋荦献上洞庭山茶。品过山珍海味、喝过无数好茶的康熙对此茶“一喝钟情”,觉得“吓煞人香”的茶名不雅。康熙见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欣然赐名“碧螺春”。

从此,“碧螺春”闻名于世,不仅成为清宫的贡茶,还逐渐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果茶间作

一直以来,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其泡成茶汤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被人称赞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茶园(图自图虫网)

鲜有人知,碧螺春独特的花果香,得益于其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特有水土的滋养。

碧螺春的原产地位于太湖东部,由于水体的调节作用,春夏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再加上这里多丘陵和山坞,土壤肥沃,植被茂密,适宜温带果树和茶树生长。

洞庭山一带的农民勤劳智慧,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将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

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茶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正是这种果茶间作的种植模式,使得碧螺春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冲泡好的碧螺春香味浓郁(图自图虫网)

非遗技艺

碧螺春的珍贵和来之不易,除却本身品种的优质,还体现在茶青的采摘和制作上。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摘下来的碧螺春芽叶(图自图虫网)

上好的碧螺春制作流程全部由手工完成,分“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道工序,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摘碧螺春时,通常摘取1.6至2.0厘米长度的芽头,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至7.4万颗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

采摘回来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

正在炒制的碧螺春(图自图虫网)

之后,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这几道工序,制成的茶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银绿隐翠,叶芽幼嫩。热水入杯,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在储存条件上,碧螺春亦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也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传承千年的碧螺春茶就像捧着一杯舌尖上的太湖春色,清新爽口,清香甘甜,又不乏诗意。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