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用的冰是冬天采集并贮藏的。传统历法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其大寒节气第三候为“水泽腹坚”,正是古人取冰的最佳时候。《礼记·月令》云:“(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古代没有电气化制冷设备,但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用于夏季保鲜食物,制冷饮,调节室温。据《周礼》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当时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制冰,这类人称为凌人。凌人负责凿冰储藏,一般在每年夏历十二月的大寒节气开始采割天然冰块进行储存,因为这时期的冰块最坚硬不容易融化。凌人监督奴隶和庶民到水质好的地方采冰,然后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诗经·七月》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周历以子月为岁首,也就是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故把夏历十一月(子月)称为“一之日”,所以“二之日”就是指夏历十二月(丑月)也就是季冬之月,节气为小寒、大寒。“三之日”就是指夏历元月(寅月),节气为立春、雨水。“凌阴”是指藏冰的地窖。一般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即使这样,仍会有部分冰块在窖中融化,所以一般储藏量要达到使用量的三倍。在古代,夏季用冰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