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人对于茶情有独钟,“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云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乌龙茶种植和加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工艺,对研究闽南地区传统的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个省。云霄地处福建南部沿海,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四乡五地”之称,“四乡”即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民间戏曲之乡、中国书画之乡;“五地”即开漳圣地、天地会发源地、鉴湖女侠秋瑾出生地、闽南革命根据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境内有乌山、梁山、矾山等山脉,土壤富含硒等矿物质,具备得天独厚的种茶自然条件。

云霄茶历史悠久。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奉诏南征,平蛮獠啸乱。带领唐军入闽后,由于闽南地区气候潮湿,常有瘴气。据史料记载,从北方来闽的将士不适应南方气候、水土不服,经常出现肠胃病。然后他们就采当地的苦茶熬煮,患肠胃病的将士和家眷,喝煮茶后,慢慢治好病痛。

据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记载:“本州旧有天宝山茶梁山茶今有南山茶龙山茶宋志谓土茶味永他州不及焉。”可见云霄梁山茶在宋代已负有盛名。

以诗言茶,云霄古来有之。开漳圣王陈元光在《观雪篇》中描写了月下饮茶的雅趣,有“藻台净冰鉴,茶壶团素月”之句;在《候夜行师七唱》中,他唱道“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更是对唐时云霄人采茶品茗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明代林偕春,云霄人尊为“太师公”者,在《人曰二首》中,写下“药里茶铛今已惯,浮名瘦骨竟谁亲”之句,反映了其时“惯茶”的嗜好。

云霄是开漳文化的发祥地,闽南功夫茶的起源。近年来,在云霄大帽山发现的古茶树群印证了云霄悠久的种茶历史。在宋代,云霄梁山茶就以质优味醇闻名于世。明代中期,梁山茶已经销往台湾、出口欧洲。新中国成立后,云霄种茶、制茶业迅速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农场曾年产茶叶350吨,出口创汇40万美元,成为福建省“八大”茶叶种植基地和“八大”茶叶出口创汇基地。明清时期,乌龙茶贸易渐盛。

云霄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者众多,方德音、柳义发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方德音的高祖父方观成(1840—1920年),于1860年创办“庆和茶庄”,以种植、制作、经营乌龙茶起家。到其祖父方织云一代,扩大经营业务,在武夷山曹墩村购买了五亩多的茶山,产品销售到厦门、泉州、漳州、广东等地。方德音在1997年创办“德音茶庄”品牌和商标,继承祖父传统制作工艺。柳义发则是继承祖业经营销售茶叶的经验,从1986年下海经商开始,“做家家户户都喝得起的好茶”,一直是他不懈努力的方向。

一片树叶,连接天地人生。一泡好茶的诞生,是茶人与时间的赛跑。乌龙茶用着六大茶类中最复杂的制作工艺,在一代又一代的茶人中不断传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云霄乌龙茶毛茶“冷发酵”工艺和精茶“微转调”工艺,使其精湛的制茶独特工艺再获提升。从小跟随父亲身边学习品茶、制茶、焙茶的方德音是国家高级评茶师、国家高级茶叶考评员、国家高级制茶师。他刻苦研究“微转调”工艺,在长时间的实践中,结合传统制茶技艺,研发出“微→转→调”制作工艺流程。

云霄乌龙茶工艺不仅综合传承了闽南、闽北两地乌龙茶的制作技艺,更凝聚了云霄多代茶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其传统的制作技艺,分初制与精制,初制工艺流程有采青、凉青、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精制工艺则是毛茶经过拣梗拣片、筛末、整形、走水烘干、密封静置、复焙、装箱静置、再复焙形成精制茶的流程。

云霄乌龙茶,条索紧结,色泽油润,香气清高细长,滋味清醇甘甜,汤色橙红明亮,叶底软亮,绿叶红镶边,以其独特的“香、水、韵、味”闻名遐迩,深受广大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方德音每每说起制茶总是津津乐道,“‘微→转→调’制作工艺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以火‘调’汤,将茶叶‘调节’到具有微微的火香味,稳固和提升茶的香气、滋味和耐泡程度,入口清凉、回甘强。从而形成漳州乌龙茶独特的香、水、韵、味。”

工艺是形成香气最重要的后天因素。初制工艺中最特别的工序是做青。做青过程中,茶叶在簸箕上反复摇青,因鲜叶互相碰撞,叶缘细胞被擦伤破坏,改变了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并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则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从而形成了“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采。学茶的徒儿摇青不均匀是要被父辈“严厉斥责”的,因为摇轻了,香闷;摇重了,茶苦。就像云霄下坂手打牛肉丸一般,捶打力度与次数都有“独门秘诀”。静置时烧炭火均衡室内温度,以此来控制茶青内含物质继续变化和转化的过程,通过8-12个小时的发酵,形成了云霄乌龙茶绿叶红镶边和花香蜜韵这两项独特品质,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冷发酵”。

精制工艺中,较为讲究的工序是焙火,一般选用荔枝木、龙眼木等传统的炭火进行慢焙,在长达半年的时间跨度里,焙火与静置,需要往复多次进行,直到把茶叶焙熟、焙透,焙到茶叶有微微的火香味,这一循环往复的焙火静置过程,被称为“微转调”。

作为茶业界的代表,柳义发不仅是福建省国晟义发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云霄茶叶协会发起人之一。他一直坚守采用武夷山产的毛茶作为原材料,运用传统的炭火烘焙工艺,力求完好保留岩茶的韵味。

近年来,云霄茶产业发展势头很猛,特别是主推的“云霄黄观音”发展前景良好,毛茶价格从每斤20-30元到80元以上,成品茶也从一斤50-60元增长到几百元,茶产业已然成为全县重要的富民产业。柳义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茶、制茶等经验奉献社会,带领群众种茶致富。2017年,云霄茶叶协会成立,为茶商、茶企和茶农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国晟义发茶叶省级非遗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云霄)”传习所,常常茶香满室,非遗传承人、茶企、茶农、茶商在一起共话茶叶发展大计、共谋茶叶振兴促乡村振兴新路。

为保护传承云霄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方德音每年都受邀到职校、茶村、茶场等处教学,指导茶叶种植、毛茶初制、精茶加工及审评有关茶叶知识,精心传授漳州乌龙茶制作技艺。

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着力在生态化、高品质上做文章,大力实施低碳茶叶、精品茶叶、有机茶叶、品牌茶叶和生态富硒茶叶等高端茶叶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每年举办茶王赛,技能大赛,组织民间斗茶赛,鼓励企业参加全国各地大中城市茶博会、展销会推介云霄乌龙茶,通过重点打造培育,云霄乌龙茶的种植加工制作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寻香千百度,自在乌龙茶。乌龙茶的香,或高扬、或雅致,层次变幻,令人无比自在。在云霄人的茶桌上,乌龙茶正和茶客们碰撞出不同的故事,在茶中寻找熟悉又挚爱的香气,就如同寻找一份生活的慰藉。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