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河豚吗?作为一种集“美”与“险”于一身的鱼类,它的美味程度即使会让人丢了性命也愿意去尝试,在中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不吃河豚,嫣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让人吃得不踏实,却又令人欲罢不能,说的就是河豚。那么河豚的毒性有多大?它身上的剧毒又是从哪来的?
河豚原称叫河鲀,是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各属鱼类的统称,它们的头根据种类不同呈菱形、方形等,身体外表也各式不一。
作为热带海洋下的一种普通生物,它们分布广、品种多,在已知的品种中就有200多种,身藏细刺、遇惊变胀是河豚的基本特征。
外表呆萌的它一旦受到惊吓或者打搅,就会把水或者空气挤入到体内的一个“袋子”,随后把自己的身体膨胀到原来的2~3倍,以此来阻止捕食者的下一步进攻,即便如此,河豚还是成为了人类的盘中餐。
它还与刀鱼、鲥鱼统称为“长江三鲜”,其肉质鲜美,从古至今令无数人前仆后继,同样也有不少人为此丧命。
因为河豚体内有一种叫河豚毒素的成分,简称“TTX”,是一种能对人体神经有影响的剧毒,其威力比无机物中最毒的氰化钾还要大上1000倍,主要分布在河豚内部的肾脏、眼睛、血液、皮肤等,其中肝脏和卵巢部位的毒性为最强,仅需0.5毫克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当你误食了没处理干净的河豚鱼,鱼肉进入到身体之后会直接占领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刚开始时你会感觉到嘴唇发麻,就像是吃了一大把麻椒一样,接着就会四肢麻木、头晕目眩,恶心、腹泻各种症状陆续出现,最后全身瘫痪、窒息而亡,即使被救回来也大概率会造成内脏器官受损,甚至是成为植物人。
此外,河豚鱼非常耐高温,只有温度达到220℃才会对它起到分解作用,但人们往往都是以生鱼片的形式将它食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毒概率,而且河豚毒素发病速度非常快,误食河豚者从中毒到死亡时间最快仅有20分钟,也就是说中毒者很难撑得到医院。
据说,过去吃河豚旁边都会放置一桶稀释后的粪便,一旦出现中毒的迹象马上就灌粪催吐,可以看出人类在面对终极美食诱惑时,连死都不畏惧了。
河豚鱼体内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这也是它鲜味的来源,最重要的是它还富含大量的胶原蛋白,而且河豚没有胸腔骨,全靠肌肉来保护体内的器官,几乎不含脂肪,所以它的肉质十分结实,吃起来口感浓郁、有嚼劲,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冒死都要尝一下河豚的美味了。
目前可食用的河豚有暗纹东方鲀和红鳍东方鲀,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份河豚的肉质最为鲜美,也是河豚的旺季,这段时间长江沿岸的几个城市,像江苏靖江、江阴、杨中等吃河豚尤为盛行。
不过与日本相比中国是小乌见大乌,日本对河豚的疯狂几乎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仅是东京就有1500多家餐馆售卖河豚菜肴,以前日本食用的河豚主要是海河豚,与我国食用的江河豚相比毒性要高很多。
自1900年以来日本至少有6000人因为河豚中毒而死亡,很多厨师也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在处理河豚时也很难幸免于难,所以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河豚进行人工养殖,培育无毒河豚。
因为河豚本身并没有毒,之所以体内隐藏剧毒,这和它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它们一般生活在热带和暖温带的近海中下层区域,主要食物来源是鱼、虾、贝壳类。
而这些生物多多少少都会含有一些细菌,对这些细菌来说进入到河豚体内只是换个地方生活,这样一来就会不断产生毒素,经过体内循环最终被运往到河豚的各个器官。
换句话说,河豚体内的毒素是由于海洋里的细菌分泌而来,这也就为人工饲养提供了可能,在日本,养殖河豚占据着日本河豚总量的90%,目前在餐桌子上经常能看到的河豚食物基本都是人工养殖,包括我们常见的暗纹东方鲀。
人工养殖河豚其毒性要比海里的要低很多,当然其肉质也比不上野生河豚的鲜美,为此很多日本食客专挑野生毒性大的河豚来吃,而且还是毒素最多的那个部位,所以现在的野生河豚已经成为一种稀有物品,一桌野生河豚宴没个几万块很难吃下来,就连买卖都是一种隐形的竞拍,正所谓价高者得。
而河豚是否美味和安全,全看厨师的料理技术和职业素养,以前日本有一种非常残酷的传统,那就是以身试毒,河豚端上桌时厨师必须要先尝第一口,因为像前面说到的河豚毒性发作快,所以河豚有什么问题厨师是第一个遭殃的人。
不过这种传统已经取消了,改为持证上岗,只有拿到资格证的人才允许购买、处理河豚鱼,同时厨师还要经过两三年的培训,娴熟的刀法加上特殊的刀具,最终诞生出了日本冒死也要尝试的美味。
关于河豚,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禁忌与突破禁忌的历史,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把令人恐惧的河豚毒素带入了医学殿堂。
比如河豚鱼肝熬制出来的油就能作为一种强效镇痛剂,对鼻咽癌、食道癌、胃癌以及结肠癌患者有明显的镇痛和抑制作用。所以对于河豚毒素一事用过了是致命的毒,用得好就是救命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