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
王守仁(王阳明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晚年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称其为王文成公。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阳明先生从出生,到仕途,并不是帆风顺,多次考,未中。被贬悟道。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用授兵部武选司主事。1506年在朝中激怒宦官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同时他父亲也被贬到南京。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在仕途中被当时的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功绩)平定思田、诸瑶叛乱 剿灭南赣盗贼 创立“阳明心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2]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阳明心学,影响众大,后事有众多评价。影响名人主要有:朱载垕 徐渭 朱彝尊 王世贞 张岱 黄宗羲 魏禧 纪昀 张廷玉 曾国藩 严复 梁启超 章太炎 孙中山 蔡元培 三岛毅 东乡平八郎 高濑武次郎 郭沫若 余秋雨。
当年明月说: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说,改变了一直以来知行分开。先有知还是先有行的哲学。阳明先生举例说(你知到了,你去做,但没做好,说明你还是不知道,做过知道了怎么会做不好)。很好的说明了知行合一的很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