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汪永承,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
他很早就练就了一手制茶功夫,他做的茶叶一上市,就会被抢购一空。每年,汪永承只用40多天时间来做茶叶,就能销售500多万元。
除了茶叶生意,汪永承还做工程,生活富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就在这时,汪永承却琢磨起了养鱼,而且仅用了5年时间,就成了当地水产带头人。
要知道,打小,汪永承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养鱼。是什么激起了他养鱼的兴趣呢?
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从最不喜欢干的事中,发现商机
汪永承生于浙江省开化县何田乡,这里是钱塘汇的源头,村庄都建在溪流两岸,村民们喜欢在房前屋后挖个坑塘,来养鱼。
讲究的人家,会先挖塘再建房,鱼塘就在自家的灶台边上,流动的山泉水加上山间青草,是何田古法养鱼的灵魂。
汪永承家有两口鱼塘,曾经是村里面积最大的,但汪永承却最讨厌养鱼,因为塘里的鱼每天都要吃草,割草喂鱼的任务就是他的。
汪永承从小受够了割草的苦,下定决心以后无论干什么,都不会养鱼。高中毕业以后,他除了养鱼,什么活都干。
当时村里人家家都种茶、炒茶,他就选了茶叶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余下的时间再来承包工程。汪永承做事肯钻研,有股韧劲,很快,他把两件事都做得非常出色。
2015年,汪永承突然发现,自己最不喜欢的养鱼里,潜伏着巨大的商机。
清水鱼是何田人的当家菜,自己来了客户,清水鱼也是必点的一道菜,也是走亲访友的贵重礼品。村里老人居多,养鱼的人越来越少,可来村里买鱼的人却越来越多。
汪永承发现,清水鱼的名号已经传到了外地,养清水鱼一定有巨大的市场。
他先收拾好自家的鱼塘,开始养殖。清水鱼最喜欢吃的是黑麦草,他就在自家鱼塘周围种上黑麦草,方便喂鱼,也省了四处找草的麻烦。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这句话用在汪永承身上并不合适。
从不喜欢养鱼到坚持下去,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养鱼的商机,想带领乡亲们从养鱼中获得利润,一起走上富裕的道路。
清水鱼身上长了斑
汪永承每天都会来塘边转转,看看鱼的生长情况。有一天,他突然看到塘里的鱼身上鱼鳞掉了一大片。
水源没问题,水里的小动物只有小螃蟹进攻性强一些,但不至于把鱼鳞夹下来。经过仔细寻找,汪永承发现塘里有水蛇。
他就想到了当地传统的治疗方法,找了个塑料瓶扎上孔,放入盐放进塘里,盐慢慢溶解,给鱼的伤口杀菌消炎,鱼身上的伤口好了起来。
第一年,汪永承按照传统的方法,保留了清水鱼的品质,尝试着提高了养殖密度,产量竟然提高了一半。鱼被20元一条收走,一个40平方米的水塘,净赚了15000元。
汪永承慢慢摸着了门道,高兴极了,他决定再接再厉,继续干下去。2016年汪永承又扩建了5口鱼塘,还投资兴建了一处16亩的养鱼基地。
4月的一天,汪永承发现鱼塘里开始出现了死鱼,一打听,整个何田乡清水鱼养殖户的鱼塘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可是传统的古法养殖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专家分析,原来是小瓜虫病导致清水鱼大面积死亡,目前还没有根治小瓜虫病的方法。
这一年,因为小瓜虫病的影响,整个何田乡的养殖户,直接损失超过了五百万元。汪永承两口塘里的鱼全部死光了,何去何从,汪永承面临着一个难题。
困难永远难不倒想战胜他的人。
汪永承开始在全乡的鱼塘四处转悠,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鱼塘发病轻,有的鱼塘发病重。经过对比,发病轻的鱼塘都有个特点:水位高的鱼塘发病轻。
小瓜虫病有救了
当地鱼塘都是顺水而建,一边流入一边流出,水流越大,流速越快,水中的氧气含量就高,对鱼的生长就有。
有了这个发现,汪永承决定改建鱼塘。
他找到鱼最多的汪立友商量,想一起合作改进鱼塘。他把自己多年施工的经验跟养鱼经验结合起来,把塘底设计成锅底状,排水管放在最低处,这样有利于鱼粪的排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
另外,汪永承联合乡里的十多家养鱼大户,成立了合作社,统一选购较好的鱼苗,统一销售,抱团成长。
有了这些措施,汪永承放心大胆地给两百多平方米的鱼塘投入了五千斤鱼,小瓜虫病也控制得不错。
正在他憧憬着美好的前景时,一场洪水从天而降,冲走了汪永承所有的希望。
2017年6月,开化县连降大雨,汪永承家的鱼全被冲走了。汪永承想,大型的鱼塘都可以买保险,如果能给清水鱼也买个保险,就可以把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他马上联系了当地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却拒绝了他。
因为清水鱼的养殖特点,鱼塘都是依山顺水而建,面积都比较小,三五平方,十来平方比较常见,而且特别分散,对保险公司来说,这确实是个难题。
汪永承知道,如果没有保险作为保障,养殖户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自己规划的美好前景短期内很难实现。
遇到问题,强者会迎难而上,只有弱者,才会退缩。
王永承是个爱思考的人,他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每次遇到问题,他都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为他养鱼业的发展垫定了很好的基础。
树立品牌意识,让价值最大化
汪永承没有放弃,他找到了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能不能帮着解决给鱼塘上保险的事。
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保险公司专门派人来实地考察,汪永承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现场调研,最终确定了个实施方案,保险公司按每平方米为单位进行投保。
就拿一个15平米的鱼塘来说吧,总保额是1500元,总保费是120元,各级财政部门补贴80%,养殖户只用付保费的20%,这样算下来,这个鱼只要养殖户交24元。
小瓜虫病解决了、保险问题解决了,鱼塘也清理好了,一切障碍都扫清了,汪永承就带着合作社的成员大量养鱼。
光2019年,合作社就养了20多万斤鱼,大家喜上眉梢,这下终于可以卖上好价钱了。可谁知,销售却遇到了麻烦。
保田乡一直是传统养殖,数量较少,一般是客户上门来收鱼。2019年,有客户上门来买鱼,见到汪永承都会问:“这清水鱼是真的还是假的?”
他细问之后才知道,原来市面上有许多以次充好的清水鱼,何田乡的清水鱼品质和口感都是上乘,但客户很难从外观上分辨出哪种鱼才是正宗的。
汪永承决定,自己去跑市场,他带着样品,跑遍省内的星级酒店,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条鱼,根本没人感兴趣。
他又亲自做菜品,让大家品尝,很多人尝过之后,才对清水鱼刮目相看。实地视察之后,很多酒店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
有家饭店一次就订了30万斤鱼,在这么大的订单面前,汪永承犹豫了。
这个订单虽然数量多,但价位却比往年低了2元,算下来,就要损失60万元,汪永承觉得太不合算了。
这几年,何田乡清水鱼的养殖数量日益增多,如果只扩大产量,势必会把路越走越窄。
如果能从品牌入手,把清水鱼做优做精,清水鱼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带动餐饮业,搞全县集体养殖
在汪永承的带动下,他与养殖户一起,制定了清水鱼销售的最低保护价。
他认为,要养好鱼,除了改进养殖方法,还要保证养殖户有利润空间。清水鱼一年最多能长一斤,四年以上生长速度就会放慢,有了最低保护价,养殖一年的鱼,一年前卖20元一斤,现在卖到了35元一斤。
意外的是,龙坑村的集体鱼塘,还收到一个三年的订单,鱼还在塘里,30万买鱼钱已经进了账户。
2019年底,汪永承200多平方米的鱼塘,清水鱼就卖了100多万元,水产合作社的鱼也全部卖光,价格比往年都要高。
他还鼓励别的养殖户,把农家乐开起来,利用清水鱼的名气,带动旅游和餐饮行业的发展。
村里有人听他的建议办起了农家乐,果然收益比养鱼还要好。
除了清水鱼,汪永承又引进了鲫鱼、鲤鱼、青鱼、鳊鱼等淡水鱼品种,准备更好地与市场对接。
在汪永承的带动下,何田乡的养殖事业搞得风生水起,有了何田乡作示范,周边有条件的乡镇也加入了养殖清水鱼的行列。
2019年,整个开化县清水鱼产值达1.8亿,加上旅游餐饮这些总产值高达3.2亿。
汪永承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创新,不光为鱼塘买了保险,还制定了最低保护价,给乡亲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何田乡的乡长这样评价汪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