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属利水渗湿药中的利水消肿药。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广西、湖北、河南、云南、四川、安徽等地,7~8月采挖,除去泥沙杂质,堆置“发汗”后,摊开凉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多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或将鲜茯苓切制阴干。生用或朱砂拌用。
【处方用名】
茯苓、白茯苓、云苓。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主治】
本品甘淡性平,甘补淡渗,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凡水湿内停及脾虚之证,皆常应用。对于脾胃湿胜之证,尤为适应。具有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点。
1、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及停饮等水湿证。偏于寒湿或脾虚者,常配桂枝、白术等同用。偏于热湿者,常配猪苓、泽泻等同用。
2、健脾和胃:用于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食少脘闷、泄泻、痰饮等证。脾虚泄泻,常配党参、白术、山药等同用。脾虚痰饮内停,常配半夏、陈皮或桂枝、白术、甘草等同用。
3、宁心安神:用于心脾不足的心悸失眠等证。常配当归、党参、龙眼肉、酸枣仁等同用。若属心气不足或心肾不交的心悸失眠,又常配人参、龙齿及菖蒲、远志等同用。【用量用法】
10~15克,煎服。用于安神,常以朱砂拌用。
【使用注意】
肾虚或小便不禁者忌用。
【药效比较】
茯苓有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和茯神之分。白茯苓偏补,健脾宁心利水,用于脾虚水湿诸证及心神不宁;赤茯苓偏利,渗利湿热,用于湿热水肿、淋证;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专用于水肿;茯神长于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证。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hui)惊邪恐悸……利小便。”
《本草纲目》:“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云:风眩心虚,非茯苓不能除,然茯苓亦未尝不治心病也。”
《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以行湿。”
药物成分:主要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胆碱及钾盐等。其中b-茯苓聚糖占干重的93%。
药理:有缓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未加工的原生态茯苓
切制加工过的茯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