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末,一艘俄国渔船的桅帆在喀拉海遭遇风暴后折断,被困海上18天才漂到科拉半岛靠岸,渔民们上岸砍树修补渔船,意外发现捷里别尔卡河口竟然聚集着数量惊人的鲟鱼,随便下网都能塞满船舱。

俄文史书《东摩尔曼》是这么记载的:渔获上岸后吸引了大量鱼商慕名收购,1608年河口被录入沙俄版图,芬兰人赶来争抢无果,于1623年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袭击,400名芬兰骑兵驱赶俄国渔民并烧毁渔船,双方就此结下深仇大恨。

在此后百余年里,瑞典军队在西欧和波罗的海横行无阻,在瑞典庇护下的芬兰也蠢蠢欲动,与俄国在喀拉海和巴伦支海发生数十次小规模冲突,河口贸易站数次被毁又重建,直至安装200门岸防炮后才停止争斗。

1807年俄国在俄法战争中落败并参与封锁英国,导致英国海军先后在各大海域与俄国展开大规模战争,巴伦支海战役在河口贸易站被英军彻底烧毁后结束。


1869年,俄国沙皇下令将白海沿岸渔民永久迁居到捷里别尔卡河口,务求尽快在俄国最北端的土地上建立居住区,以防止北欧各国逐步蚕食科拉半岛,福利有三条:海军护航捕鱼,树随便砍、熊随便猎。在政策激励下,河口区域迅速成为科拉半岛最富有地区,逐步形成渔业为主、畜牧为辅的北极圈生活作业区。

到苏联解体前,捷里别尔卡已经是拥有渔港、军港、船厂、电报线、水文气象站和学校的小镇,也是苏联最早成立集体共有农场、捕鱼船、奶牛场和驯鹿场的“合作社”型社区,为避免遭受海盗与邻国滋扰,不惜驻守荣耀战列舰和一级巡洋舰等海军力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解散了捷里别尔卡的“合作社”农场和养殖场,军港、船厂在1999年前被并入摩尔曼斯克,同时劝阻1538名北极渔民放弃捕猎鲸鱼,投入巨资引导渔民转型养殖鲑鱼和鲟鱼,因盛产鱼子酱在欧美富豪圈中颇负盛名。

捷里别尔卡离首府摩尔曼斯克大约150公里,原本两个小时就能抵达,结果中途下了一场大雪,司机担心打滑只能低速行驶,一直开到晚上才到镇上,好在小镇用极光来迎接我们,虽然星轨没有摩尔曼斯克那么清晰,但周边光污染却少了很多,看起来也相当的唯美。

小镇地处峡湾河口的海角上,远看还以为是块巨大的岩石(半岛地质以花岗岩为主),走近了才知道是片深入峡湾的沙滩,这么选择的主要原因是当年芬兰人的不断骚扰,于是全体搬到更容易发现敌人的沙滩上。

向导指着桥面说:传说苏联某位高层特别喜欢这里的黑鱼子酱,所以在解体前把最后一笔拨款用来给捷里别尔卡建造这座桥。正因为这座桥,摩尔曼斯克一共开发了11个不同风格的游览区,捷里别尔卡就有两个,分别是鲟鱼养殖场和海防炮遗址。

海防炮遗址在河口外沿高地,1930年进行过一次整体更新换代,将沙皇时期的土炮替换为B-24BM火炮,常用于二战期间的巡逻艇、扫雷艇和重型装甲列车,如今只有在远东、波罗的海、黑海和克里米亚才能见到。

左岸布置了127门、右岸73门,最大射程约23公里,目前有战斗记录的只有199号炮台,据说在1941年夏季发现一艘敌方潜艇,一共开了3炮,虽然没有击中潜艇,但仍然使其迅速下潜逃逸。

炮台下方的巴伦支海岸随处可见废弃渔船,有苏联时代的木结构渔船,也有解体后退役的小型巡逻艇,还有几艘是挪威和芬兰渔船,多数是遭遇风暴而损毁,摩尔曼斯克海事局几乎每年都要出海援救欧洲渔船。

河口往右绕过海角就是俄罗斯最大的鲟鱼养殖场,目前预估有100多万尾奥塞特拉鲟鱼和200多万尾西伯利亚鲟鱼。别看数量多,奥赛特拉鲟鱼不仅养殖难度高,还需20年才能开始采卵,哪怕西伯利亚鲟鱼养殖时间略短也要10年,因为这片海域水温普遍偏低。

水温低代表鲟鱼成熟周期更长,但相应的鱼卵品质也更高、营养更丰富,且北极海域污染少、食物丰富,这也是捷里别尔卡被称为“世界最顶级鲟鱼子酱产地”的主要原因,而售价更是一年比一年高,巅峰期一克标价70美元(欧洲鳇鲟鱼子酱才2.5美元)。

令人意外的是,闻名欧美的捷里别尔卡鲟鱼培育中心居然在地底下。

这事儿得从1962年说起,当时的苏联军方准备在巴伦支海域试验全自动海防炮,据说只要5个人就能操控200门自动海防炮,具有高命中率、低损耗等优点,唯一不足是电力消耗非常大,必须单独配备一座不怕空袭、又能保障持续发电的地下发电站。

但是这项试验没持续多久,性能更好、火力更强的542反舰导弹就大规模部署在科拉半岛,使得短程海防炮瞬间沦为鸡肋,这座地下发电站还没开始发电就被废弃。

1965年,渔民们申请将地下发电站用来孵化鲟鱼,理由是恒温且水质更纯,获批后就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养殖,结果鲟鱼卵孵化速度不仅快了一半,生长速度更比海域网箱养殖快了一倍多,地下发电站就这么成为培育中心使用至今。

我们参观的13号养殖区号称“俄罗斯鲟鱼养殖王”,主人是一对土著夫妇,养殖鲟鱼已有40年时间,按照他们的养殖方式,鲟鱼卵先在恒温水池孵化幼苗,达到一定长度后再转入自然流水的循环池,等体长超过20公分后再移到海域网箱,使鲟鱼成熟期从20年缩减到目前的12年。

除了鲟鱼,他们还养了10万尾鲑鱼和30万尾鳕鱼,因为鲟鱼产卵周期长、产量低,多数时候的生活收入依赖鲑鱼卵和鳕鱼卵。

在捷里别尔卡,当地人以前是从来不吃鲑鱼、鳕鱼、大马哈鱼产的红鱼子酱,他们认为只有黑色的鲟鱼籽才有资格被称为鱼子酱,但随着鲟鱼子酱的价格日益走高,他们也不太舍得吃,多数时候吃的也都是鲑鱼和鳕鱼籽。

由于产卵季还没到,我们没能吃上新鲜的黑鱼子酱,两夫妻就逮了一条鳕鱼用萨米人的传统烹饪方式做了一锅鳕鱼煲,不放任何油盐等佐料,只是加了一小把浆果,开锅瞬间就有一股很浓郁的鱼肉香味扑面而来,表面泛着一层油花,入口不油不腻又夹杂着浆果的清香,果真应了那句老话:最美味的食物只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虽然没吃到新鲜的鲟鱼籽,但巴伦支海的帝王蟹捕捞季却刚刚开始,在“鲟鱼王”夫妻的带领下,我们直接在刚回港的捕捞船上选了活的4只帝王蟹,总重超过15公斤,只收了我们8000卢布,相当于720元人民币(2017年汇率,24元/斤),是我吃过最便宜,也是最新鲜的帝王蟹。

船主看到我们是中国游客,还送了一小桶红鱼子酱,叮嘱蒸熟后搭配蟹肉吃更美味。

值得一提的是,巴伦支海产量最大的野生螃蟹并不是帝王蟹,而是雪蟹,也就是自助餐厅最常见的“帝王蟹腿”,因为蟹身与帝王蟹有明显差异,所以通常只能看到长长的蟹腿。

这种雪蟹在产地的价格连帝王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俄罗斯人也不爱吃,肉少而且有一股腥味,一般是出口到非洲和东南亚热带地区(水温高的地方见不到)。

除此之外,当地的冷水海胆和香煎鳕鱼也非常有名,餐厅服务员介绍说:热带海域的海胆只要2-3年就能成熟,而巴伦支海冷水海胆至少要7-10年才能上桌,所以鲜味更浓,食用时添加调味料和柠檬反而会破坏原味;鳕鱼是10年以上的天然鱼,肉质会偏老韧,所以多数都是文火慢烤再下锅快煎,外酥里嫩确实值得推荐。

喜欢鹿肉的也可以敞开了吃,科拉半岛盛产驯鹿,几乎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驯鹿养殖场,一般吃法有生熟两种,生肉有时候要预订,一般是新鲜宰杀不超过3个小时才会上桌,因为不放血,生肉看起来色泽红润,但吃起来却比熟肉更容易咀嚼。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