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作为自然界的“三大能量物质”之一,一直在饲料营养及加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你知道为什么饲料里面玉米为什么成为大众原料吗?下面给你们介绍饲料原料的品质及特性展开分析与讨论,希望对大家就可以更好的了解饲料的原料。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过 3 亿亩,位居世界第二。东北和华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饲料行业中也有及其广泛的应用,被称为“饲料之王”。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加工,其中畜禽饲料占绝大多数,而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比例相对较少,但从原料供给、价格等因素考虑,玉米在水产饲料中不失为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玉米种子结构图(图文讲解玉米的种子结构)

图1 玉米籽粒结构图

1、形态结构

玉米籽粒主要是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胚是整个籽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籽粒重量的80-85%。

玉米籽粒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淀粉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脂肪中 UPFA(如亚油酸)含量高。

玉米胚部含高脂肪,约占整个玉米籽粒脂肪含量的 77%-89%,在储存期间胚部极易受到虫害侵袭,酸败首先从胚部开始。

2、等级标准

表1 饲料用玉米等级质量指标

玉米种子结构图(图文讲解玉米的种子结构)

注:表1为现行标准GB/T 17890-2008中对饲料用玉米的等级质量要求

3、品质判定

常规玉米籽粒应呈现黄色或金黄色,颗粒均匀饱满,无发霉味、酸味等异味。

玉米种子结构图(图文讲解玉米的种子结构)

图2 常规玉米籽粒图

3.1 容重

容重指单位容积内被测量物的重量,与谷物籽粒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形状大小、含水量、比重以及含杂质等均有密切关系。针对同类谷物而言,如果被测量谷物的籽粒饱满、结构完整,则容重越高,反之容重则小。而谷物籽粒的饱满度、完整度及均匀度越好,也意味着其中的营养物质越多。因此容重是一项重要的谷物品质等级判定指标。

3.2 水分与霉变

玉米籽粒作为一个生命体,即使在收获后的储存期间,也不断发生着各种生化反应,而反应的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籽粒内的水分含量。

表2 玉米含水量与霉变的关系

玉米种子结构图(图文讲解玉米的种子结构)

发热霉变

玉米胚约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且具备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及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在储存期间胚部极易受到虫害侵袭,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霉变现象。

玉米种子结构图(图文讲解玉米的种子结构)

图3 霉变玉米籽粒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表面生霉的颗粒,其外观常表现为红、黄、绿、黑等斑点或菌落。

玉米发生霉变的过程大致如下:早期玉米温度逐渐升高,籽粒表面发生湿润现象(出汗),用手插入粮堆感觉潮湿,玉米的颜色较前鲜艳,气味发甜。随着籽粒温度迅速上升,玉米胚变成淡褐色,胚部及断面出现白色菌丝(俗称“长毛”),接着菌丝体再发育产生绿色或青色孢子,在胚部十分明显,通称“点翠”,这时会出现霉味和酒味,玉米的品质已变劣。随后玉米霉烂粒不断增多,霉味逐渐变浓,最后造成霉烂结块。

有实验表明:水分含量为13.5 - 14.5%的玉米在温度26-30℃、湿度81-88%的原料仓内,20天就会出现发热现象。

3.3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被污染物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并由此引发动物体一系列的机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消耗饲料养分;霉变产热加速养分破坏;降低养分的利用率;

★ 产生不良气味,影响饲料适口性;部分毒素刺激消化道黏膜,使动物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 干扰动物正常的生殖机能;

★ 降低生产性能;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动物抗病力下降,发病率上升。

目前在饲料中产生毒素的霉菌大约有20-30种,主要是曲霉属(黄曲霉毒素)、镰刀菌属(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青霉属。

玉米种子结构图(图文讲解玉米的种子结构)

图4 海皇科技毒素检测情况展示图

3.4 脂肪酸值

玉米胚部的脂肪会随着贮藏时间及条件的改变而逐步变为游离脂肪酸,而此类变化会使玉米产生酸败气味,从而降低其使用价值。脂肪酸值作为检测粮食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可以根据其数值的变化来反映了谷物的品质劣变程度。在国标的谷物储藏判定规则中,将其作为多种谷物的宜存指标,该指标与谷物宜存程度之间呈现负相关,即谷物的脂肪酸值越高,说明谷物本身新鲜程度越差,不宜储存。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