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趋势?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容易形成,二是一旦形成,便难以被逆转。

未来几年,有哪些称得上“绝对明显”的大趋势?碳中和、国产替代、数字化,等等。

而对企业而言,数字化或许是当下最迫切、又攸关生死的一个选择。在这个领域,金蝶国际软件是绕不过的一家企业,业内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部金蝶创业史,半部中国软件史”。

曾有人调侃,金蝶创始人徐少春是个“最善变”的男人,从做DOS财务软件起家,到做企业ERP软件,接着又砸碎ERP迈向“云”,经历3次剧烈而又痛苦的“蝶变”。

但就像曹德旺所说:“贤者预变而变,智者遇变则变,愚者看见变但仍不跟随着变。”

这样变着变着,徐少春就把创业初期从老丈人那里借来的5000元,变成一家千亿市值企业、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们根据徐少春在“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上的演讲和他接受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文,相信这名“软件行业老兵”的思考会给你启发:

投资少起家的生意(靠五千起家如今成千亿身价)

01、4个巨变

问:人们常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奔波的企业家,你怎么看目前的形势?

徐少春:有些人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够乐观,不少企业也感觉经营压力很大,似乎整体经济遭受到很大挑战。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常常讲3句话:

第一句话,经济不是在下行,而是在酝酿新的增长。这些年来,中国在新经济领域的增长很快,传统经济转型、调整是应该的。

第二句话,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发生了变化。很多同事曾跟我说,在推广“云产品”时,大家都不知道“云”是什么,所以他们推断“云产品”没有市场。

我说不是没有市场,是市场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去告诉客户,“云”的价值是什么,它怎么帮助公司降低成本、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句话,伟大的公司总是孕育在大变局中。没有变局,就没有超越。人与人的差距是在变局中拉大的,企业与企业的差距也是在变局中发生的。在变局之中,中国经济正在酝酿新的成长,数字经济将成为主力军。中国企业应该顺势而为。

每当遇到变化的时候,我都感到很兴奋。因为我心里很高兴,有机会再为这个世界奉献一次。虽然我的头发白了、年龄也大了,但是我的激情不减,相反还更有智慧和力量。

所以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甚至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遇到变局,大家不要感到不适,要兴奋,要充分地把自己心中的宝藏激发出来。

问:有一种说法是,“所有的经济都是数字经济,所有的企业也会成为数字化企业”。数字经济在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作为这个行业的前沿从业者,你是怎么看这个行业、产业里的变化的?

徐少春:我常常会讲“4个巨变”。第一个是技术巨变。我从事这个行业差不多30年了,看到计算机软件、高科技行业里的技术日新月异,但我还从来没有看过,像最近这3-5年来许多新技术在这个时点上集中爆发,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等。

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当新技术集中爆发后,就会使得我们解决某个重大问题的时间得以缩短,因此就能迅速产生一个爆发式的效应。

第二,技术巨变导致消费巨变。我们国家的90后、00后大概有3.4亿人,占总人口的25%。他们的很多个性化消费行为,你想象不到。比如喝杯茶,里头要加点牛奶,再弄出点泡沫,感觉很特殊,年轻人就喜欢这些东西。各种各样的消费行为就推动了消费行业的大变局。

第三个巨变是产业巨变。消费巨变又拉动了产业巨变。我们可以看到,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当你在驾驶一辆新能源汽车时,座位上的几百个传感器就把你的驾驶行为、驾驶偏好给抓下来了,传到后台由算法工程师进行调整,让你不断享受到不一样的出行体验。因此很多人就喜欢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也就崛起了,产业结构也就改变了。

最后一个就是管理巨变。互联网浪潮就像大海的波涛汹涌一样,涌到我们每家企业的内部,涌到我们管理者、领导者的脚下,这时我们就得改变过往的很多管理行为、甚至是管理结构了。

我常常讲,管理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呢?3.0的时代,或者说互联网进入了以管理为主题的3.0时代。

1.0时代的关键词是链接,2000年初,你可以看到许多企业把它的产品、服务目录上网,让大家可以访问;2.0时代就是交易,大概2008年左右,像阿里巴巴搭建了一个电商平台,让商家、买家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易,淘宝、电商崛起。

3.0时代的关键词就是管理。过去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的发展部分得益于许多有利的外部条件,我们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发展得很好。但是未来20年、30年、40年要靠什么呢?靠管理。

只有极大地调度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释放他们的激情,我们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只有管理的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个人和一个群体的积极性,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管理系统也相应地要发生变化:过去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现在我们讲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即企业业务能力)。我在11月27日“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上的演讲主题就叫《用EBC,向管理要效益》,就是企业的数字战斗力。

问:这也相当于,过去那种单纯吃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凭“真本事”的时候到了。你提到“向管理要效益”,但这对一些企业而言意味着转型,而数字化转型其实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似乎“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完成转型的企业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到底是什么?

徐少春:每个企业家其实都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是你愿不愿意、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了,而是你没得选择,必须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个企业的转型,我常常用金字塔模型来描述。最底层是运营转型,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端到端流程的改变;然后是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再上面是商业模式,或者说战略转型;顶层是文化的转型

最难的正是管理和文化的转型。为什么很多企业不能转型成功?根本原因就是企业领导者不能“放下过去”,心中装满过时的经验而不自知,甚至津津乐道,结果给企业带来战略盲点,既看不到战略转型的方向,又找不到转型的突破口。

我常常提到一个公式:Capability(企业业务能力)=Mindset(思维模式)×Technology(数字化技术)×Practice(企业实践)。在这其中,每个因素都是很重要的因子,尤其是思维模式。

真正“卡脖子”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卡我们脖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问:但要想让一个人在还能靠过去成功的经验、思维模式“糊口”时,就去颠覆它,听起来还是挺反人性的。

徐少春:王石有一句话,我非常赞成。他说,“你现在没有变强,是因为你很舒服”。人的本性就是想要舒适,想吃好的、穿好的,最好一觉睡到自然醒。

但我们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总有一些人要去“革命”,去为别人的幸福让自己痛苦。最大的痛点就在于与传统习惯作斗争,一个人的传统习惯是多么顽固,顽固到以至于你要改变它,必须站在他面前,大喊一声还不行,要天天去影响他、不停地冲击他。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不舒服,不仅需要归零,更需要去重构、颠覆一些传统观念。归根结底就在企业文化、企业家和员工的心智模式,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我们看到它要颠覆原来的很多事情,所以感到恐惧、害怕。一旦心智上没有改变过来,数字化转型就会比较难。

过去,我们已经习惯一种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天生以为我们的工作方式就是这样,天生以为公司领导说的就是对的,天生以为产品就该是这样一种模式。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跟员工一块研究某款产品的报价,有些人认为报价就该这样。我说:错!应该听客户的声音。

回想刚创业时,我是自己骑摩托车上门给客户提供服务。他们直接打电话给我:老徐,这个产品有问题了。你就得赶快过去。客户说,一个朋友要买软件,老徐你赶快过来。我以前天天听到的就是客户的声音。

20多年下来,像我自己还有更多的人,跟客户离得远了,我们更多听到的客户反馈来自内部人的汇报。

我想,如果我们每位员工不是以他坐的位置为中心,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而是真正做到从社会、行业以及董事长的视角来看整个公司,我相信就能做到人人是CEO,就能打破束缚。

所以金蝶过去几年,我就是砸呀,每年要砸一样东西。

02、“砸出一个新世界”

问:听起来跟海尔一样,一个“砸”字声名远扬。你一直也以“创新者”的面目示人,为什么非得这么折腾、不停地“砸”?

徐少春:为了转型,我采取了很多比较剧烈的变革行动,经常拿一个“雷神锤”砸了很多东西。

第一次“砸”,2014年5月4日,我特别选在青年节。我觉得青年就代表一种热忱,勇于改变和颠覆。

当时,我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砸了,凭手机移动办公。我还在朋友圈里发了条微信:5月4号后,我就凭手机工作了。我是凌晨1点33分发的,马化腾在1点35分回应说,他基本上两三年前就这样了。

后来,我就对员工说,同志们必须要加油啊,移动化办公不是什么新鲜事啊,人家马化腾两三年前已经开始了。

第二次“砸”,2014年8月,我和客户一起抡起大锤砸掉服务器,金蝶就由企业管理软件向云服务转型。

第三次“砸”,2017年,我们把ERP也砸了,这是砸得最狠的一次。砸掉ERP不仅仅是砸掉一个产品,而是意味着砸掉自己从事的事业。当时销售人员问我,砸掉后我们卖什么?我说:没有退路,就不能再卖ERP这样落后的软件了,我们要卖“云”,要去研发新的“云朵”。

后来,金蝶云就有一款款产品出来——金蝶云·星空、金蝶云·苍穹、金蝶云·星辰,等等。我们的云是一朵朵砸出来的。

过去几年间,金蝶云的云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24.7%上升到66.1%,可以说取得阶段性成功。

我想这是一个化压力为动力的过程。“砸”其实是我们对市场做出的反应:向客户是一种承诺;向同行是一种宣誓和引领;向内部员工是告诉大家,我们没有退路了、已经通通“砸”掉了。

大破才能大立。你有多大的勇气,就能获得多大的回报。我想,人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和勇气。

投资少起家的生意(靠五千起家如今成千亿身价)

问:但好像早在2011年,金蝶就已经开始进行“云转型”了。当时你是怎么做出这个判断的?

徐少春:你问得很好。因为在2011年时,金蝶的员工人数已经上万了,但我们还是一种license、使用许可式的产品和思路,叫“安装在客户本地的”。

那时候也差不多创业20年了,我预感到很多新技术将要来临,比如当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开始出现,等等。我感受到了,它们会对我们的行业产生影响。

我当时到一线访问客户时,他们会跟我说:你看,我最近看到一个软件,它做得很好,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软件改变一下。诸如此类的。

这就让我的内心产生一种冲动:我预感到云计算的浪潮即将来临,而我们的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如果还是按原来的模式发展,将来会很困难。

2012年,我就说,我们要改变,一定要往移动互联网、往云的方向转型,尽管当时很少人知道什么是“云”。

我就鼓励我的员工,1/3的员工去创业,我把某一款软件开放给他们,让他们去销售、经销、代理;另一部分员工就到客户那里去;留下的就探索新产品、新技术。将近1.2万名员工的一家公司,在不到1年时间里变成8000人。

这是多大的一个改变啊。所以2012年有一天,我回到家,夜深人静,我一个人在那思考,这么多的抱怨,这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力量能支持我继续往前进。

突然间,我的内心深处升起3个坚持:坚持信念、坚持信任、坚持行动。

问:怎么说?

徐少春:首先是“坚持信念”。我当时的信念是,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创业20多年了,看到客户的需求是如此急迫,以及新技术不断地涌现到我们的行业中。我就坚信软件行业一定是潜力无穷的。我常常在公司里讲,金蝶所做的是一个永恒的行业,只要地球上还有企业存在,就会有我们发光发热的地方。

其次是“坚持信任”。在一家企业里,同事与同事之间是不是能达到上下同欲,是不是真的能产生一种很紧密的信任关系,只要有,就会有力量。历经艰难后,金蝶有一支高度凝聚、高度信任的团队,我不再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是更信任一起奋斗的兄弟姐妹。

接着就是“坚持行动”。不要彷徨了、不要痛苦了,立马行动。这3个坚持让我内心一下子充满力量,第二天我就跟同事们分享了,后来我也没要求他们讲“3个坚持”,但结果是“3个坚持”不约而同地成了大家的共识。

03、500强的新选择

问:转型成功后,金蝶最近一直在倡导“数字战斗力”,但听起来稍微有点抽象?该怎么来理解?

徐少春:我先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在2020年全球遭受疫情重创下,中国成为抗疫最成功的国家?因为快速控制疫情的背后,我们通过一个健康码实现所有数据的互通。

为什么TikTok能够成为全球爆火的现象级APP?3年前,TikTok进入美国,现在美国用户达到1亿多,全球总下载量超过20亿次。因为它采用精准推荐算法,让人长时间沉浸其中。

为什么特斯拉能够成为全球车企的新霸主?因为它所记录的大数据在推动着驾驶体验的改善,不止卖车,还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这是一个数据科技制胜的时代:谁善用数据科技力,谁就将抢占商业竞争的制高点。

所以这也是一个重构数字战斗力的时代。调查咨询机构埃森哲的一份分析报告提出,企业的每一次转型,都会推动商业进化、增加商业价值,但如果采用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就会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禁锢价值缺口”,这个缺口代表着每家企业隐藏的、不断强化的颠覆力量。

投资少起家的生意(靠五千起家如今成千亿身价)

如果用一句话来定义企业的数字战斗力,就是每家企业都蕴藏着一种未被发现的、隐藏的能量或者力量。

所以我们认为,数字战斗力就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的每个价值链和场景中,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转换数据,把企业隐藏的或被低估的潜能激发出来,这将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力量和竞争优势。

问:对企业来说,具体该怎么把这种“数字战斗力”给它激发出来?

徐少春:在技术巨变、消费巨变、产业巨变、管理巨变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正在发生改变,过去强调按计划来做管理,现在更看重企业业务能力。

所以对应到企业管理软件、对应到激发数字战斗力的具体解决方案,就是从ERP(企业资源计划)升级到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即企业业务能力)。

我先讲一下它的来龙去脉。2019年,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正式提出“EBC”,我们和它一拍即合,连续两年联合发布《EBC白皮书》。早在2017年,金蝶就在公开场合宣布要“砸掉”并进行重新定义ERP,在2019 Gartner提出EBC之前,金蝶就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词,用于重新定义ERP,2019年,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正式提出了EBC(企业业务能力,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重新定义了企业数字化的方向和范围。双方一拍即合,连续两年联合发布了两份EBC白皮书。

在EBC的发展过程中,Gartner又提出构成可组装EBC的更小颗粒PBC(Packaged Business Capability,可打包的业务能力),与金蝶已经倡导多年的企业级云原生和KDDM(动态领域模型)技术再次不谋而合。

这该怎么理解呢?一个企业的业务场景可以由一个或若干个PBC组成,一个个的业务场景可以变成类似于乐高的一个个“积木”,比如财务,可以由预算、资金、成本等组件组成;再比如人力资源,可以由招聘、选拔、晋升等组件组成。

所以,“EBC”就是视外界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具体需要,将一个个不同的PBC“积木”进行不同的组装,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组合的数字战斗力,让一家企业变得更有韧性、更加柔性。

这样一来,无论外界环境有多不确定,企业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据Gartner预测,到2023年,采用“业务可组装”方法的企业将比竞争对手的业务创新速度快80%。“可组装(Composable)”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企业特性。

问:金蝶还把“EBC”分成五大平台?为什么?

徐少春:是的,EBC包含五大部分:客户体验平台、物联网平台、信息平台、生态平台、大数据平台。

每家企业都将成为一个大数据企业:

1. 客户体验平台,将全链路、全场景链接服务于客户。比如VIVO有1.1万家渠道和门店,通过金蝶提供的一个全渠道营销平台,使它的店铺效率提升了70%,库存周转率提升近两倍;

2. 生态系统平台,展现的是一种链接和赋能伙伴的战斗力。温氏链接了200多家合作伙伴以及5万养殖户,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平台;

3. 物联网平台,反映的是链接和管理万物的战斗力。我们帮助中车株机构建了一个物联网平台,链接上万种物料,把200多个工位链接在一起,通过我们的支持,中车株机的服务工单处理效率、准时完工率提高至96%,因器械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也可以降低30%,企业得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完成交付;

4. 信息系统平台,展现的是链接和赋能员工的战斗力。在去年抗疫期间,九州通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把所有捐赠的物资整理得井井有条。它采用我们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链接了3万名九州通员工;

5. 数据分析平台,展现的是数据驱动业务的战斗力。幸福西饼把上千家的蛋糕店开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社区里面,形成了一个数据分析平台,每天4万笔订单可以做到2小时送达。

投资少起家的生意(靠五千起家如今成千亿身价)

问:华为也已经和你们合作了。

徐少春:是的,华为全球人力资源项目一期已正式上线,金蝶与华为将持续推进,共建面向未来的数字战斗力,结合华为HR实践,金蝶将在明年隆重推出金蝶云·星瀚HR。此外,去年新冠刚暴发时,我们突然接到一个任务,华海通信(原“华为海洋”)由于受到美国打压,用了10多年的像Oracle这样的国外系统,不能再继续使用了,需要用本土系统。

市场给了我们这个机会,通过投标,我们最终中标了。我们用了68天时间,把华海花费10多年建成的184个国外系统给全面替代了,覆盖华海的LTC、PTP、ITR、IPF四大核心业务流程以及全业务场景,让它的管理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能更快速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我们还有幸中标了华为的全球人力资源项目。

如果说在10年前或更早的时候,我们很多中国企业还没这个能力跟国外抗衡。但现在我们有这个条件了。

就拿中国软件行业来说,我们应该算走过了一条跟随、学习到超越、再到引领的一个历程。在某些领域,我们正在或已经超越国外了,开始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

问:还有哪些大型企业、500强用了你们的软件?

徐少春:除了华为、中车株机外,金蝶还服务了400多家大型企业,在大型企业市场完全具备了国产化替代的能力;另外,3万多家中型企业也正在借助EBC重构数字战斗力。

金蝶现在还与中软国际、招商局、美团、统信、航天信息、三六零、容联、信宸资本等央国企、科技公司,以及多家知名IT信息化企业、软件厂商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从去年到现在,据我们初步统计,已经完成44家大型企业的国产化替代,把国外的ERP系统替换成金蝶的EBC系统,金蝶云正在成为EBC中国企业市场落地的最佳实践;我们发现中国的大企业,对金蝶这样的本土厂商越来越有信心。

而且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大企业的五大数字化平台成熟度均未达到50%的水平,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空间还非常大。

所以中国500强的新选择是什么呢?那就是“用数字战斗力,向管理要效益”。如果哪家企业能够极大地把自己的数据、把自己的数字化变成一种战斗力,我相信它的高质量发展将得到保障。

我们看上面蛇口工业区当年的这张图片。40多年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影响了每家企业。每个中国企业都应该重视时间、重视效率。

但我想,现在和未来,我要倡导这样一句话——“数据就是金钱,体验就是生命”。每家企业都是一个大数据企业,每家企业必须构建一个EBC平台,这里面的核心就是大数据。

另外一句话“体验就是生命”,在金蝶这几年的转型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客户的每一次体验就是企业的每一次生命。我从2018年开启个人公众号“徐少春个人号”,每天可以收到上千封客户来信,包括一些抱怨和意见。客户的每次声音都是对我们的鞭策。

我们在端到端的流程里,如果把每一个基础点的体验做好,让数字化、让EBC、让每一次体验都变成是一次次有效的链接或者价值的链接,再或者愉悦的体验,那么,每一家企业就会显著增强战斗力。

我们一定要时刻记住彼得·德鲁克所说的:

“大变局时代,企业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本身,而是采用昨天的逻辑去应对变化。”

04、让中国软件在全球崛起

问:创业20多年,您觉得中国管理模式的核心、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徐少春:我记得成思危老先生讲过一句话,“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式难以搞好中国企业”。我创业20多年,以前一直在学微软、学IBM,最后发现你学的只是人家的一个“术”。

我想分享一个“心-道-德-事”四部曲。我们要想通过管理重构企业数字战斗力,除了技术、除了对标外,最根本的其实是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型。

所谓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事”。但如果只在“事”上用功,收效甚微。

如果我们表现出更大的智慧、胸怀和能量,在“德”上用功,就收效颇丰。而这需要企业家有新的格局。

比“德”更有效的,是在“道”上用功。什么是道呢?“道可道,非常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很简单,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良知。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家和团队共同求道的过程,就是内心寻找光明的过程;企业的转型就像登山,越往上走越艰难,但越往上越要提升境界。

而最终的捷径,就是跳跃道、德、事,直接在我们的“心”上用功。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看似他是在做事,其实是在用心。

心是万事万物的源泉,只要我们内心有这个起心动念,就会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我们每时每刻、每一个动念,都是围绕客户、围绕他人,不断地明心和净心,就能找到最好的数字化的美好愿景。

“净心”就是净化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反省,反省为什么在过去的转型中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为什么采用了某个技术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等等。

“明心”就是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我们心中有无尽的宝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行为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信种下因一定能收获果。

所以数字战斗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自我们内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转型就是转心,转心就是成长。

如果一个企业的数字化领导者能够实时地、每时每刻地,激发我们内心的力量,就能感染团队、感染全体员工,就能形成使命、哲学、战略和技术。

投资少起家的生意(靠五千起家如今成千亿身价)

问:张瑞敏说过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日新月异的浪潮面前,企业家都是很焦虑的,生怕“被拍死在沙滩上”。你创业20多年了,应该什么风浪都见过,如今还会有焦虑的时候吗?

徐少春:我非常同意张瑞敏的这句话。任何企业不一定是长胜将军,只要你抓住时代的潮流、趋势,就能够成功。

企业家就是焦虑的。但对待焦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过去我对待焦虑的态度,就是更焦虑,停留在自己思维的局限里头,所以你看我头发都白了。

经过前几年的调整和变革后,现在我有一颗平常心来应对焦虑,就像我办公室中星云大师的题字:“心闲”“无我”。

问:您当初创立金蝶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在您眼中,现在的金蝶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徐少春:30年前我是一名“码农”,用找老丈人借来的5000元,组装了一台286电脑,开始编写人生的第一个软件——金蝶。

当时我给公司取名“爱普”,反过来就是“普爱”,就是“让爱普洒人间”。当时我只是希望开发出一个财务软件,把财务人员从记账、做账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这是我的初心。

后来创立金蝶不久,我提出“五子登科”(金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的概念,希望员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员工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

但我其实还有一个抱负,就是让中国管理软件在全球崛起、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所以在我眼中,金蝶不仅是一家技术公司,更是一家具有人文精神的公司、一家有伟大抱负的公司。

问:回过头来看这几十年的创业,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徐少春:我常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风雨无阻的时代、一个风雨同舟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改革开放40年,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和软弱者”,我们唯有无所待而兴起,与祖国同频共振,去干一番伟大的事业,才能不负这个千年一遇的伟大时代。

问:一步步走过,你对商业有什么更深的理解吗?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徐少春:尽管这几十年间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我认为商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到底什么是商业的本质?我想,从商业开始的第一天起,商业的本质就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商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创造最大的价值,给这个世界提供更多的美好。

我们是一群创见者,是一群具有创造性见解和开拓精神的人;我们喜欢解决问题,也乐于回馈他人;我们拥抱变化,无惧挑战;我们享受分享的快乐,在成就他人中获得成长。

因为相信,所以创见,我们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世界,正在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一切的快乐,都是创造的快乐。这就是商业的本质。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