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儿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春天一到,马路边,公园里,小区楼下,到处都能见到采榆钱的身影。绿色的叶儿,黄色的花儿,圆形的叶片,带回家无论是清炒、凉拌还是调馅蒸菜团,都是难得的美味。

榆钱是是榆树的种子,也是春日里最常见的野生食物之一,它的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因其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以有“余钱”的说法。榆钱的口感有点像花生,又有点像松仁,咬起来酥脆香甜,带有一丝苦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大有裨益。

现代人食用榆钱,一半是为了趣味,一半是为了怀念,果腹早就不是重点了。不过,对于古代人来说,在几千年的时间中,榆钱都充当了穷人“救命钱”的角色。

《诗经·小雅·采菽》中说:“民今之无瘠(jí),我其有莫(mò)。”意思是说:现在百姓没有饥荒之忧,我怎么能有呢?这里的“莫”就是指陈粮。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月份,如果一年的收成不好,或者遭遇灾害、战乱等突发事件,就可能导致陈粮不足以支撑到下一年的新谷收获。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面临饥荒的威胁,而此时,榆钱就成了应急的口粮。

榆钱的食用历史

榆钱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小雅·斯干》中有“斯干有柏,其实如璧。民之多辟,无自立息。”的记载。其中,“斯干”指的就是榆树,“璧”指的就是榆钱。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了榆钱的存在,并将其与玉璧相比。

据《本草纲目》记载,唐代时期就有人用榆钱做菜或泡酒。宋代时期,人们更是将榆钱视为珍馐美味,用它制作各种佳肴。《宋史·食货志》中记载了一道名为“鸡蛋炒榆子”的菜肴,方法是将鸡蛋和去皮的榆子一起炒热食用。

明清时期,食用榆钱的习惯更加普遍。不仅农村里的普通百姓会在春天采摘新鲜的嫩果来食用或保存,就连城市里的富贵之家也喜欢用它做菜或泡茶。《随园食单》中介绍了一种名为“清明粥”的食谱,其中就有加入了干制的榆子作为配料之一。

现代人对于食用榆钱也有着不同的创意和偏好。有些人喜欢将它与其他水果或坚果混合制成沙拉或果仁酥;有些人喜欢将它与面粉或米粉混合制成面包或饼干;还有些人喜欢将它与牛奶或豆浆混合制成奶昔或豆花等甜品。

千年之中,榆钱这样看起来不起眼的野菜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不仅充当着青黄不接时穷人“救命钱”的角色,也承担起了丰富美食的重任。

先苦后甜

苏轼在遭遇贬谪之后写下了“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的诗句,自嘲一辈子东奔西走,只是为了一张“口”,对于东坡先生这样身在庙堂的人来说,“为口忙”自然是上不了台面的,不过,对于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来说,很多时候,果腹就已经是最为艰难的一件事了。中国不仅是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还是一个擅长苦中作乐的民族,榆钱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以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去应对,用更加积极主动方式面对生活。从古代到现代,大到战争、灾难、贫困、瘟疫,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烦恼、压力,我们总是能用各种方式来调节心情,寻找快乐。

- 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下了“风吹柳花满店香”的名句,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画家齐白石在晚年失明后仍然坚持创作,并自嘲说“我画得比你们看得还清楚”。

- 民间艺术家张大千在遭遇政治迫害后流亡海外,并将其视为“游历天下”的机会。

- 网友们在口罩时期,依然在发布各类有趣的视频和图片,展现自己的创意和幽默。

三年已过,老唐和很多人一样,日子都很难过,到了人生中最青黄不接的时候。但是,日子再难也得过下去,熬不下去时就到野外采一篮子榆钱,尝尝入口的涩,品品后口的甜。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