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著名中成药,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类中成药。这一称谓来自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六味地黄丸的来源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肾气丸”(干地黄、薯蓣(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炮))。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肾气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地黄丸的其他家族成员

六味地黄丸是千古名方,所谓地黄丸的其他家族成员,就是以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的组成为基础,进行加减,而形成的系列“XX地黄丸”。

一、加一味药

1.七味都气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五味子,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肾不能纳气导致的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二、加两味药

2..杞菊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菊花,主要是滋补肝肾、清肝明目、养阴,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3. 知柏地黄丸

本方为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功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内热,适用于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盗汗,早泄,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人群。

4. 桂附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肉桂、附子而成(也是六味地黄丸的母方),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虚弱导致的腰膝酸痛,四肢厥冷,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痰饮喘咳等,适合冬季服用。

5. 麦味地黄丸(又名八仙长寿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麦冬、五味子而成。功效:滋肾养肺。主治肺肾阴虚,适用于腰膝酸软,咳嗽气喘,乏力气短,口干,舌质淡红,苔白,脉沉人群。

6.归芍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当归、白芍而成。功效:养血柔肝,滋补肾阴。主治肝肾两亏,阴虚血少者。适用于头晕目眩,耳鸣,腰腿酸痛,月经量少,舌质淡红,少苔,脉沉人群。

7.八味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炙黄芪组成,故名“八味地黄丸”。用于治疗产后虚汗不止。

8.耳聋左慈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磁石、竹叶柴胡,具有滋肾平肝的功效,适用于“肾水不足,虚火上升”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三、加四味药

9. 金匮肾气丸

市场上售卖的金匮肾气丸实际并非医圣张仲景肾气丸,而是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济生肾气丸,为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而成。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适用于肾阳亏虚所致下肢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人群。

四、加六味药

10、明目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煆石决明”组成。用于治疗老年视物昏花,早期白内障等病。

五、加减药味

11.左归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减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枸杞子、川牛膝、菟丝子、龟甲胶、鹿角胶,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功,用于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

12.右归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减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鹿角胶组成,是补阳剂,具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年老久病而出现的气衰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滑精、腰膝酸软,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等。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