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六七十年代,并非说现在这个年代就不好。正如,你怀念你的父亲,别人不会认为你父亲不如你一个道理。
网络上常见不少“玻璃心”,你说六七十年代民风淳朴,他就会说,你还是回到那个年代去。那么,现在常见不少影视作品描述康乾盛世,你不会也让导演、编剧、演员也回到大清朝去吧。
今天要写的是六七十年代吃豆饼和豆腐渣的,我相信,肯定有网友眼睛一瞪:你现在还去吃那些东西。
六七十年代,豆饼是好东西,属于植物高蛋白,不仅猪吃,人也吃。那时,一个公社只有一个国营油厂,榨油、粮食加工、煮酒都是油厂的事。
在计划经济年代,肉食类蛋白食物很少,猪肉虽然七毛多钱一斤,鸡蛋五分钱一只,但普通老百姓还是舍不得吃的。我们不应过度渲染那个年代贫穷,貌似贫困潦倒似的,其实平时吃点猪肉还是吃得起的。
尤其是平原地区,一个劳动力一天八九毛钱,买几毛钱一斤的猪油能买到几斤,五分钱一斤的沙肝可买十五斤。那时国营饭店的猪头肉才三毛多钱一斤,大肉包子也才五分钱一只。但老百姓过穷日子习惯了,怕把钱用光了碰到荒年成,或者有什么急事,那就束手无策了。
那时,家家户户书桌抽屉里都有一沓角票,不欠外债的,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现在买房靠贷款,没钱也要办大事,就成了负债户了。这也许是时代的发展。
生产队分的黄豆拿到国营油厂榨油,豆饼做成小菜,味道确实不错。把豆饼削成厚片,用温开水泡开,加点辣椒,放点霉豆汤,烧上一大碗,喝粥时夹上一大筷,往粥碗里一搅和,那滋味,美美的。
年轻时好口酒,下酒菜有花生米就不错了。那时食用油不富有,烧锅草也不多,舍不得炒花生米,抓一把生花生放到桌上,剥着花生,喝着小酒,也是享受。有了豆饼,就用不着花生喝酒了,烧出来的豆饼有咸味,好下口,有一种鸡肉的口感,且有营养,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胡话连篇。
那时,形容孩子长得胖,说得最多的话是:多垩了几个豆饼。
生产队有一个豆腐坊,那时大豆紧张,豆饼就成了做豆腐的好原料。豆饼削开,像泡黄豆一样泡得涨开,磨成豆饼浆,点上石膏,就可以压成豆腐、百叶了。那时豆腐有两种,一种是黄豆做的,洁白如玉,价格贵些;一种是豆饼做的,没那么洁白,相对便宜些。
咸菜豆腐渣
那个年代搬豆腐不用钱买的,用黄豆换,豆腐坊里有一只印着“人民公社好”的大茶缸,一茶缸黄豆换五方豆腐。豆腐渣是生产队用来喂猪的,顺便讨要些带回来,做小菜。
人民公社时,家家户户腌咸菜,一腌就是一大缸。家乡的咸菜有种特殊的鲜味。祖母在世时,经常用咸菜烧豆腐渣。豆腐渣本来没有味道,用咸菜一烧,就有滋有味了。
现在,家乡人都进城打工了,没有人种地了,抛荒弃地几年后,曾经的责任田又被村里收回去集体种植了,豆油和大米、白面全靠花钱买,自然没有豆饼了。豆饼小菜吃不上,豆腐渣也吃不到了。
不知道现在再吃那些东西,能不能吃出那个年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