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萍

河水东流远,美景随处见。

岸树似拱桥,浅底遍鹅卵。

片片芦苇荡,声声闻鸣蝉。

远望群山翠,近赏杏李甜。

戏水拍照忙,流连不知返。

这是我们宣化战友军嫂快乐游队员戏水桑干河之后,胡考进老战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作的诗句。

那天,我们在涿鹿河南寺游览完毕,午餐后休息了一会儿,欲到上葫芦村参观。好像行至牛家窑村靠下一点的拐弯处,看到桑干河畔有人在戏耍,这地方确实不错,因为我们去年秋也曾在此逗留了一会儿,加之天气闷热难耐,想到河畔的树荫下凉快凉快,就把车停在安全处,来到河畔,边戏水边乘凉。战友军嫂们笑道:“什么上葫芦,以后再去吧,今天就是下葫芦也不去了!”

由于今年北方雨水少,下了几次透雨也比较温柔,没有下像样的大雨,更无暴雨,所以,桑干河里的水不如去年多。就这样,这一段也比较美,均如胡考进老战友描写的那样,故不多言。

过去,对桑干河也有所了解,写游览河南寺一文时提到一副对联,上联是:无定河边三宝地;下联为:莲花山上大乘门。分明是桑干河,为何写成“无定河”?感到奇怪,就又专门学习了学习。

桑干河,过去曾叫桑乾河,现在有人还这么写。“乾”是“干”的繁体字,所以两个名字都对。那为什么又跟“桑”字扯上关系了?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天气热了,但还不到雨季,这条河流的河水就干涸,人们就把它称作桑干河了。也不知是谁的发明,这人真有才,能取这么一叫就响的名字,确实不简单。特别是丁玲写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书后,桑干河的名气更大了。

桑干河起初不叫桑干河,它有个演变的过程,古时候它的名字可不少。《山海经》中称它为浴水,《汉书,地理志》称它为治水,《汉书,燕刺王传》又记作台(音怡)水,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又称其为㶟水,隋唐后才称桑乾河。不管什么河、什么水,都是一河一水,就是隋唐以后的桑干河水。

在历史上,桑干河的下游还真的叫过“无定河”。那是古时候桑干河治理缺失,水灾不断,不确定因素很多,才叫这样的名字。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大规模整治河道、修筑河堤之后,下游才有永定河的名字出现。新中国成立后,老人家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桑干河治理的更好了。

(桑干河畔花草旺)

现在让我们回头再看看桑干河的总体情况。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其源头有两个:一个是山西省左云县的源子河,一个是山西省宁武县的恢河。一般以恢河为正源,两河于朔州附近汇合后以下称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与夹河村之间与洋河汇流,注入官厅水库后,往下就称永定河了。

(壶流河蔚县段,此图片来自网络)

桑干河全长506公里,主要支流有黄水河、御河、浑河、壶流河等。这个黄水河不是那条大黄河,而是发源于山西朔城区王万庄的一股水;浑河也发源于山西; 御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县西北,称饮马河。这些且不管它们了,惟壶流河离我们较近,我一位蔚县的战友的网名就叫“壶流河”,可见它与蔚县有关。确实,壶流河源于恒山山脉北麓,流经蔚县又汇入桑干河。因其上槽狭,下流阔,有似葫芦,故名葫芦河,清代改称壶流河。

由戏水桑干河,七勾八扯说了这么多,也算一个学习的过程吧。

摄影:李文平 主摄,综合钱旺、胡考进、唐顺义、赵宗锋、刘惠、陈秀玲、蔡淑萍、刘惠琴与作者的拍照。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