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营养价值很高。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很多人会有疑问,黄鳝血能不能吃呢?下面一起看下黄鳝血能不能吃,有什么作用。

黄鳝血能吃吗

黄鳝血是不能吃的。黄鳝的血液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吞吃往往会使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但如果是煮熟后食用黄鳝,毒素会被加热所破坏,所以在吃煮熟的黄鳝时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同时吃黄鳝时不要吃太多,体型太大的黄鳝也不宜食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黄鳝血的作用

①治疗颜面神经麻痹:采用鳝鱼血局部涂敷,观察100余例,绝大部分均获治愈,少数亦有好转。用法:一将鳝鱼血涂于患侧(口向左歪,右为患侧;向右歪,左为患侧),30分钟后洗去,3天后再行第二次治疗。二先用面粉加水调搓成细长面条,做成圆圈形置于面部患侧(目的是防止鳝血流掉):然后用消毒注射针头在消毒过的地仓穴上划一"十"字,略使渗出血液:最后取鲜鳝鱼1条,将头切去,滴血于面圈范围内(地仓穴滴厚些)。2天后擦去,每隔2~5天1次。鳝鱼血涂于局部,干燥后能牵引面部肌群,刺激神经,促使瘫痪的肌群恢复正常。

②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用蟮鱼鲜血滴耳,观察63例,轻者1次,重者2次即可见效。方法:将黄鳝放在清水中养6~8小时。用时以镊子或止血钳将黄蟮颈部夹住,以消毒过的剪刀将其尾巴剪断,让鲜血滴进耳中,侧卧20~40分钟。滴药前,需先用2%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将患耳洗净、擦干。

黄鳝的宜忌人群

【宜食】老少皆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风湿麻痹、四肢酸痛、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患者宜经常食用。

【忌食】瘙痒性皮肤病、痼疾宿病、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患者应忌食。此外,不宜食用死过半天以上的鳝鱼。因为鳝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和氧化三甲胺,死后,组胺酸便会在脱羧酶和细菌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有毒物质,成人一次摄入100毫克即可中毒。氧化三甲胺也极易还原为三甲胺而加重鳝鱼的泥腥味。

黄鳝的食用方法

1、黄鳝粥

食疗效益补虚损,益五脏,驱风邪

材料:材料白米1杯,鳝鱼2条,姜丝少许,葱花少许调味料水8杯,料酒1大匙,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

做法

(1)白米洗净,加水8杯浸泡20分钟,移到炉火上煮开,改小火熬粥。

(2)鳝鱼杀好、洗净、切丝,用开水加1大匙料酒汆烫过捞出,放入粥内同煮,再加姜丝和盐调味。

(3)待鳝鱼熟软时即可熄火,撒上葱花和胡椒粉,盛出食用。

熬粥注意点

(1)鳝鱼要买新鲜现杀的,煮好才不会有腥味,洗的时候要在水里加点醋,才能将黏液洗净。

(2)鳝鱼的黏液和血水会将粥弄脏,因此要汆烫过再放入。

2、炒鳝鱼

主料:鳝鱼750克

辅料:洋葱(白皮)50克

调料:猪油(炼制)40克酱油50克大蒜(白皮)5克料酒25克辣椒(红、尖、干)5克淀粉(蚕豆)25克姜5克香油5克胡椒粉5克

做法:

(1)将鳝鱼头部用钉子钉住,用小刀从头至尾剖开,取出内脏和脊骨,然后将鳝鱼片成2.4厘米长片;

(2)洋葱去老皮,洗净,切成片;

(3)干红椒切成小片;

(4)生姜大蒜洗净,均切成末;

(5)炒锅上火烧热,用油稍烫一下,再放入猪油烧热,将鳝片入锅爆炒;

(6)将鳝鱼爆炒起卷时,放入酱油、生姜、洋葱、干椒、料酒,加盖焖;

(7)焖片刻后,放入鲜汤适量再焖;

(8)焖片刻用淀粉勾芡,撒上蒜末,淋入香油装盘,撒上胡椒粉即成。

温馨提示:

(1)鳝鱼要用活的,死鳝鱼,身体分解出有毒的物质,食后中毒;

(2)如鳝鱼不好钉住,可先将其摔晕;

(3)用大火,淋入法勾芡。

3、清蒸黄鳝

材料:黄鳝两根(约250克),咸肉50克.

做法

(1)黄鳝洗净切断备用.

(2)黄鳝断放入一点黄酒、味精、胡椒粉腌上20分钟.

(3)然后放入咸肉片、姜片、葱断、辣椒备用.

(4)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煮,水开后放上黄鳝断隔水蒸15分钟即可.

4、红烧鳝鱼

材料:鳝鱼400g,蒜2头,老姜,香葱各10g,白酒2汤匙(30ml),老抽2汤匙(30ml),镇江香醋3汤匙(45ml),白砂糖3汤匙(45g),白胡椒粉1茶匙(5g),油2汤匙(30ml)

做法

(1)将鳝鱼去除内脏后用温水洗掉鳝鱼身上的黏液,不去骨,切成寸断备用。

(2)将香葱冼净切成小段;老姜、蒜洗净切片备用。

(3)大火烧热炒锅中的油至八成热,放入姜片、蒜片、香葱段炒出香味,倒入鳝鱼段,加入白酒、老抽、镇江香醋、白砂糖翻炒3分钟,倒入开水,水没过鳝鱼,盖上锅盖改成小火炖30分钟。

(4)30分钟后,大火收汤,待汤汁黏稠撒上白胡椒粉,点缀些香葱碎即可出锅。

小诀窍:洗鳝鱼时用较热的水比较容易去掉鳝鱼身上的黏液,但也不能太烫,否则会烫掉鳝鱼身上的皮。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