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日常生活中的饮料,很可能与其他药物共用,所以有必要注意乙醇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解热镇痛药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吲哚美辛、氨基比林,及其复方制剂去痛片、感冒通、阿苯片、白加黑、氨酚黄那敏等。
解热镇痛药和乙醇均可损伤胃肠黏膜,如果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但其代谢产物有一定的肝毒性。乙醇可诱导肝药酶(CYP2E1),增加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代谢产物产生,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2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甲肟、头孢替安以及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用药后饮酒出现四肢无力、软弱、嗜睡、眩晕、幻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全身潮红、虚脱、惊厥、甚至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休克等反应。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治。
因此患者在使用以上药物前2日应禁酒,且用药后1周要避免饮酒以及服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和药品。
3降糖药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可抑制乙醇的代谢,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应避免与乙醇同服。
另外,乙醇与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4抗心绞痛
硝酸酯类药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全身小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而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纠正心力衰竭。
用药期间饮酒可致全身小血管显著扩张、血压下降、头晕、虚弱等,重者发生心血管性虚脱,此时心肌血供进一步减少,更易加重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塞。
5降压药
研究表明,每天饮酒30 g以上,可使舒张压和收缩压上升1.5~2.4 mmHg;酒后24小时内测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升高最多。酗酒者减少或停止饮酒可能减少高血压药的用量或者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内。
另外,乙醇有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与硝苯地平、氯沙坦、肼苯达嗪、地巴唑等降压药同服,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6利尿药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均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尤其应用噻嗪类等利尿降压药时,如果饮酒,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
喝酒脸红者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
7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能使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增加酒醉程度。双盲法研究证明服用西咪替丁7天再饮酒,血中乙醇浓度升高12%,AUC增加7%,患者容易醉酒。
8抗过敏药
乙醇可增强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赛更啶、苯海拉明等)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应避免同服。
虽然在治疗剂量下,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的中枢抑制作用较弱,不会强化乙醇的作用,但也应避免酒后服用。
9镇静催眠药
服用镇静催眠药同时大量饮酒,可明显加重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服用镇静催眠药,包括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三唑仑等时禁止饮酒。
10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药,如氯丙嗪、异丙嗪等可使乙醇分解代谢延缓,加重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中毒症状;饮酒可加重氯丙嗪等的不良反应和低血压反应,加重氯普噻吨的中枢抑制作用。
11抗癫痫药
用苯妥英治疗癫痫及外周神经痛的患者饮酒,即使常规服药,也将诱发癫痫发作,此为乙醇通过酶诱导作用加速药物代谢的结果。
12麻醉药品
吗啡、可待因等与乙醇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可引起呼吸功能减弱,应避免合用。
1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优降宁、痢特灵、苯乙肼、甲基苄肼、闷可乐,可使乙醇作用增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严重者可引起抽搐、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昏迷等。
这是因为心、肝、脑组织内的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不易被破坏,以致含量过大,增加了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所致。
这些药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体内的单胺氧化酶要在停药二周后才可恢复正常,故不仅在服药期间不得饮酒,停药二周内也不应饮酒。
14维生素类药物
乙醇可直接损伤胃及小肠粘膜。长期饮酒可减少对叶酸、B族维生素的吸收;对于这些维生素缺乏的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使病情加重。
乙醇与乙醇脱氢酶亲和力强,能竞争抑制维生素A转化为视黄醛,使维生素A对夜盲症的防治作用降低。
长期饮酒可引起肾小管功能减退,肾产生α-羟化酶不足,1,25-(OH)2-D3合成减少,影响肠钙的吸收,导致低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