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从上面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刘邦从建国开始,按照功臣功劳大小分封列侯,直到他去世前,一共封了143位。
这些曾经与刘邦同甘共苦的人,在胜利之后,也分到了一杯羹,多则享有万户食邑,少则五六百户。
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对这一百多位功臣进行了排名,其中萧何居首功,韩信排二十一,而张良却只排62。
韩信、萧何、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在汉朝建国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居功至伟,韩信的军功天下第一,被人誉为“兵仙”,张良的谋略过人,是公认的首席谋略家,被冠于“谋圣”的称号。
连刘邦自己都自愧不如,他曾经说过论谋略我不如张良,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有了他仨我才能取得天下。
刘邦剧照
从刘邦的口中可以看出这三位大佬在建国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然而除了萧何居首功之位外,韩信、张良的排名却异常靠后,这是为何?
首先来看看韩信
在汉朝的建国战争中,没有一人的军功可以与韩信相提并论,但是韩信的结局却非常凄惨,被刘邦灭了三族。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认为汉家皇帝薄情寡义,杀功臣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其实不一定功高盖主就不能善终,要看你怎么跟领导相处,韩信属于那类不懂政治的军事家。
比如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在荥阳一带与项羽周旋,韩信在黄河以北开辟新战场,刘邦打不过项羽,几次狼狈逃跑,险些丢掉性命,他日日盼着韩信取得北伐胜利之后,解荥阳之围。
韩信剧照
然而等到韩信灭齐以后,他等到的却是一封求封信,韩信想当齐王,这些不难理解,能够建功立业是每位军人的梦想,谁不渴望封王封侯。
但是刘项两家在荥阳交战的这几年是刘邦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韩信却在此时提出封王,难免有些落井下石的感觉。
刘邦越想越生气,当初我的衣服给他穿,我的饭给他吃,我日日盼着他来救我,他不报答我的知遇之恩也就罢了,还落井下石,他这是想搞独立吗?
刘邦气得跺脚,但是他无能为力,想要打败项羽只能依靠韩信,于是他压住心中的怒火封了韩信为齐王,用他的兵来打项羽。
后来韩信又犯下大错,他负约不参加刘邦与项羽的决战,致使刘邦又一次大败。
还是刘邦给了韩信增加封地的甜头,韩信才出兵,自此刘邦对韩信起了杀心。
汉朝建立以后,韩信以“谋反罪”被捕,其实刘邦心里也清楚这是诬告。
但是这恰好给了刘邦夺取韩信权利的借口,为此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从此以后他过上了半囚徒式的生活,后来韩信联合陈豨谋反,被灭三族。
韩信剧照
一个有谋逆之罪的人,排名自然不高。
再来看看张良
张良就比韩信聪明多了,从刘邦采用秦国的郡县制到后来的韩信封王事件,张良算是看明白了,刘邦要的是“家天下”而不是“共天下”,打天下可以同生共死,共天下却视功臣为心腹大患。
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张良在刘邦论功行赏时,表现得非常谦恭。
最初刘邦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这是什么概念,齐国经济发达,而且是军事重地,有“十二之地”之称。
位居功臣榜第一的萧何也不过万户,第二名的曹参也才一万零八百户,刘邦却给张良这么高的待遇。
但是张良拒绝了,他非常狡猾地说:“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满足,不求齐地,皇上把我们曾经相遇的地方留地封给我吧。”
刘邦听后大喜,还是子房好啊,不忘我们之间的兄弟亲,更不忘知遇之恩。
留地(今沛县)经济落后,张良这样做无非是明哲保身,后来他索性向刘邦辞职要求隐退,他说秦国灭了,我的仇也报了,我要云游四方去了。
张良剧照
之后张良学习道士整日练气功,不问政事,后来有人称他为“张半仙”。
自择齐地三万户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封赏,但是张良非常巧妙地拒绝了,之后他又退出政坛,排名自然不高。
再来看看萧何
关于刘邦想封萧何为第一功臣这件事,有这么一个笑话,当初刘邦提出要封萧何为首功之臣,那些武将都不服,纷纷抗议。
刘邦提出一个“功人功狗论”,把萧何比着猎人,而把那些杀敌的武将比着猎狗,他说没有猎人的指挥猎狗怎么能够抓到野兽。
后来在刘邦的坚持下大家也不敢吭声了。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啥一定要选萧何为第一功臣?
原因很简单,打仗的日子过去了,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了,国家正式迈向和平建设时代。
此时的大汉王朝不需要韩信、曹参这类武将,也不需要张良这类的谋士,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治国的良才,刘邦自己也说了论治国平天下他不如萧何。
萧何剧照
按照萧何以前的功绩来看,他确实是一位治国的良才,比如刘邦攻入关中大家忙着搜刮金银财宝,而萧何却忙着找地图和户口簿。刘邦出征时,萧何把关中经营地井井有条,而且萧何以前还是秦朝的官员,他对秦朝的法律制度了如指掌。
此时刘邦需要萧何助他治理好国家,给萧何第一功臣的头衔,就如当初封韩信为齐王一样,刘邦离不开他们。
除了萧何以外的其他文臣谋士,排名都不高,甚至有些人还没有封侯。
比如陆贾,大家可能对这个人不熟悉。
但想必对汉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不陌生,这个理念就是陆贾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他奠定了西汉七十年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
然而陆贾连一个侯爵都没有混到,可以说他才是首功之臣。
出现文臣不得封侯的这种现象,多半是重武轻文导致的。
刘邦曾经拿儒生的帽子当夜壶,萧何封侯受阻,这些都体现了当时重武轻文的现象非常严重。
刘邦封的列侯中大多是武将,以军功封侯,说白了就是看你杀了多少人,攻破了多少城池。
刘邦剧照
而且那些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文化程度又不高,对文人非常鄙视。
这就是张良这类文士排名不高的主要原因。
萧何居首功是因为刘邦需要他,大家看刘邦这么强硬,手下那帮大老粗也不敢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