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通假字(关于六国论文言的全面讲解)

《六国论》(苏洵))

【文本再现】

六国破灭,非【否定判断,不是】兵【兵器】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秦而【因而】力亏,破灭之道【原因、道理】也。或【不定代词,有人】曰:六国互【交互、相继】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用、凭借】攻取之外,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则【就】获邑【小城镇】,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则得城【大城池】。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古今异义,那实际上】百倍;诸侯之所亡【所丢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那么】秦之所大欲【想要】,诸侯之所大患【担心】,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代词,其】(jué)先【对去世尊长的敬称】祖父【古今异义,祖辈父辈】,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才】有尺寸之地。子孙视【对待】之不甚惜,举【拿】以予人,如弃草芥【小草】。今日割【割让】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睡觉;补:搁置,相貌丑陋】。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奉【奉送】之弥【更加】繁,侵之愈【更加】急。故【因此】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确定、断定】矣。至于颠覆,理固【本来】宜然【应该这样】。古人云:“以【用、拿】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完】,火不灭。”此言得【适宜、得当】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灭亡】,何哉?与【亲附 、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起初】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才】速【招致】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却】之。洎【等到,补充:比、比及、逮、迨、须、及、至】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几乎、差不多】尽之际,可谓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珍惜】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古今异义,没有去刺杀秦王】,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存亡之理,当【通“倘”】与秦相较,或未易【轻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侍奉】秦之心礼【名词作动词,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合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之所劫【为…所表被动】,日【每天】削月【每月】割,以【以致】趋于亡。为【动词,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是,表判断】诸侯,其势弱于【比】秦,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如果】以【凭着】天下之大,下【指在六国之后】而从【跟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异义,先例】,是【代词,这】又在六国下矣。

【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 今: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 孤危

古:智慧、智谋、力量 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 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前例 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8.其实..百倍

古: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9.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这样以后 今:连词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可以,以,凭借 今:表示认可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

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

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5、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六、重要句子翻译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译: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文学文化常识】

1、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追溯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阅读训练】 四篇《六国论》对比阅读

六国论(节选)•苏辙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翻译】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节选)•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翻译】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六国论(节选)•苏轼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翻译】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说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戮了豪杰。人民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们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能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所以,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上以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之以/蔽/其西【遮挡】

B.以/阴/助其急【暗中】

C.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等待】

D.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看】

[答案] D,与……比较

2.选出下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像这样】

B.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表另提一事】

C.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因此】

D.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家庭成份或个人来历】

[答案](A如果这样;B终于发展到D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3.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

B.因得/以/自安于其间

C.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D.洎牧/以/谗诛

[答案] D依次为:依据/得以,能够/是以,所以/因为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跟例句“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相同的的一项是( )

A.彼秦者将何为哉?

B.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月出于东山之上。

[答案] A,宾语前置。(题干句子翻译: 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

5.解释课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2)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3)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

[答案](1)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2)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3)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

6.有人说:“历史是小姑娘,任人去打扮。”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作者不过是借题发挥,论古讽今。联系课文,你认为四篇《六国论》的作者对六国的灭亡持什么观点?讽什么今?联系你学过的经济学哲学等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答案]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李桢认为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秦有擅形变之利,而又得天助,以一种天命论思想作为明王朝倾覆的强心剂来麻醉自己。苏轼强调了“士”的作用。他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才的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看,秦灭亡的原因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来分析;

从哲学角度看,秦灭亡体现的哲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来分析。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