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随着城市化的进展, 城市的地皮越来越贵,那些几十层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栋楼里面有着几百号人,一旦发生地震,确实是比较麻烦。针对这个问题,于是这一期就来了。
地震相信我们并不陌生,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的板块内部或边沿错动破裂的现象,按照地震等级的大小可以分为五类,分别为震级小于3级的弱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等于4.5级的有感地震,大于4.5级小于6级的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8级的强震以及大于等于8级的巨大地震。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有23个地震带。要是都写出来篇幅可能有点长,因此我就简略地提一下吧,这5个区域分布在隔海相望的台湾省;西南的西藏,四川,云南;西部的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华北的太行山,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以及山东;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位于这些区域的朋友要格外注意了,保持对地震的关注与提高防范能力。
如何提高面对地震的防范能力呢?
地震在来临前会有一些征兆,微观来看比如磁场、重力场等等的一些变化,当然这些我们是难以察觉的,主要是交给仪器来检测的。宏观来看,也会出现一些异常,像是井水的升降、变浑,温度升降,动物反常行为,电器失灵,地声,地光等等,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现象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可以提前做好撤离的准备了。
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区域,可以注意一下自己的小区或是新房有没有按照抗震的规范进行建设的,有一个抗震的住宿才是基础的安全保障。这些区域的伙伴们尽量不要生活在高大建筑物或者高悬物附近,不要在输电设施附近,不要在危险品企业或是仓库附近。比如烟囱,变压器,广告牌,化工厂等等。
平时的时候留意一下工作生活周边的应急避难点,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生地震,在室外的可以去应急避难点或是开阔的地方,不过要注意躲避前文提到的那些建筑物品。在野外的注意躲避大树,山上的滚石等等,去往开阔地。
重点提一下室内的情况。在室内的,不坐电梯,能跑出去就跑出去,来不及出去的也没有关系,就近躲避,可以躲在比较结实,不容易倾倒,能把身体挡住的物体下或者是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在高楼的话,在室内躲避的概率比较大,注意应该降低重心,护住头颈部,保持呼吸畅通,蜷缩身体以防暴露,准备好了可以适当闭眼,避免灰尘入眼,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条湿毛巾。
另外温馨提示,稳住心态,不要点火,不要踩踏,不要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