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民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歌舞风韵独特、源远流长。
“谐”藏语意为歌舞,“青”即盛况或隆重之意。谐钦是在结婚典礼、迎请活佛及上层人士等盛大或隆重的庆典场合表演的一种歌舞。无论是宗教节日还是民俗节日,谐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曱谐
甲谐意为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以萨嘎县的最为著名。其历史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说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或说是唐朝时为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甲谐的服饰多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高贵典雅的气质。
堆谐
所谓“堆”即西藏地势较高之处。堆谐即人们所跳的一种舞蹈。堆谐经群众和艺人不断加工规范,逐步成为具有城市化性质的踢踏舞。这种歌舞在日喀则最为盛行,常见于旷地、街头、庭院和林卡之中。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全西藏享有盛誉。2007年,拉孜堆谐节目《飞弦踏春》登上春晚舞台。2008年,拉孜堆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洛谐
定日洛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定日县民间歌舞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历史久远,舞蹈表现强烈,表演风格独特,是群众性、大众化为一体的自娱性民间集体歌舞,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果谐
是表演时手拉成圈,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集体圆圈歌舞,该舞在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流传。大多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
夏尔巴谐
夏尔巴谐意为夏尔巴人的歌舞。主要在逢年过节、结婚典礼时跳。 夏尔巴歌舞明显受到南亚国家歌舞的影响。表演形式以圆圈或半圆圈为主,人数不限,男女老少均可参加。
同甲
即“手镯舞”,是在吉隆沟流传的民间舞蹈中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 它的主要特点一是有完整的表演结构,由慢、中、快三个不同节奏所组成;二是它所歌颂的大多数是当地人们所信仰的噶举派和宁玛派及古代寺庙等内容;三是表演形式独特。
朗玛
在日喀则不时地会听到从室内或林卡帐篷中飘出阵阵悠扬动情的歌声,这种自弹自唱或彼弹众和的抒情歌曲,就是日喀则人民广为喜爱的朗玛,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
司马卓
距日喀则市10多公里的司马章堆村,以跳司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司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日喀则著名的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司马卓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 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
雄鲁
主要流传在吉隆县吉隆镇等地。舞时谐本(即领舞者)站在前列,然后论资排辈,青年人不能随意站在前面。表演的时候围成大圆圈,男半圈女半圈。分快板慢板两种,先跳慢板,然后由领舞者喊一声即转快板。男唱一段男女共舞,女唱一段男女共舞,边唱边舞向顺时针方向移动。
萨迦索舞
萨迦索舞流传于萨迦县一带,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寺庙或某些政治集团表示胜利或祝贺胜利的一种歌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送外来贵宾时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到了后期,逐渐的演变成为民间祈求降雨的歌舞。
即“跳神舞”,属宗教类舞蹈,是各教派僧众在寺院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西莫钦波”。跳神舞最为隆重,藏历毎年八月举行的跳神活动,称为跳神舞节,流传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