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在之前全球著名水泥评测机构ICR的文章中,中国海螺水泥荣登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可以说以一己之力令中国水泥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然而谁也想不到,就在改革开放之初,海螺水泥还只是一个山沟沟里的"穷孩子";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未来它居然能够成长为享誉全球的水泥龙头。
1978年,海螺水泥的前身——宁国水泥厂终于组建成功。虽然地处皖南山区,不过海螺山旁的宁国水泥却有着"鸿鹄之志"。当时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落地,不过各行各业大都摸不着门路,观望者居多。宁国水泥厂却不惧困难,利用商业贷款打造了日产4000吨的一流生产线,这也成为中国建材行业中的首例。
不过就像很多企业的崛起一样,宁国水泥厂也遇到了"黎明前的黑暗":由于相关配套设施多为国产,问题事故频发,经常出现生产无法达标的情况。一直到了1993年,宁国水泥才逐渐摆脱了经营危机,生产步入正轨。十分巧合的是,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个足以载入中国水泥史册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在当年出人宁国水泥厂副厂长职务的郭文叁。
郭文叁1955年出生于山东,从小聪明好学。虽然从17岁开始,郭文叁就在济南军区后勤部军马场工作;不过在1975年时,郭文叁终究还是圆了大学梦,顺利进入知名的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系毕业。1980年,郭文叁正式进入安徽省宁国水泥厂,成为厂子里的一名技术员;1993年,郭文叁成为工厂副厂长,1996年任职厂长。自从郭文叁进入水泥厂核心领导层之后,宁国水泥厂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市场。
在这一过程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政府和郭文叁等人的智慧结晶——"T型"发展战略。何为"T型"发展战略呢?其实就是沿长江建设大型熟料基地,规模基本上都在年产300万吨以上。要是放在以前,这样的战略必定引来不少正因;因为在以往水泥厂的操作当中,这些基地大都被建在矿山或者市场附近。这样的工厂表面看起来十分"全能",实际上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相当巨大,工厂的利润也难以保证。
而在郭文叁的"T型"发展战略当中,水泥厂打破了这一常规;在东南沿海有市场无资源的地方建造粉磨站,而在长江沿线资源丰富的地方建造熟料烧制基地,如此一来大大增加了生产集中度。除此之外,宁国水泥前期多依靠水运流通,又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一系列精准操作之后,宁国水泥成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且很快成为行业领头羊。
1997年时,宁国水泥成功改制,"海螺水泥"应运而生;同年10月,海螺水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迈出了现代化水泥企业发展的重要一步,也为行业其他同行指出了方向。在海螺水泥的努力下,行业投资成本大幅下降;一度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00元左右,下降到本世纪初的300元附近,中国水泥行业也终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
2002年,海螺水泥再接再厉,成功登陆国内A股市场,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A+H股双上市的水泥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红利,海螺水泥募集到了超120亿元资金,为其今后布局全国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2003年时,海螺水泥的新时期改制终于尘埃落定,公司也由国有独资变为国有控股,在产权制度方面也实现了和现代企业接轨。
"十三五"以来,海螺水泥不仅坚持以往宝贵的成功经验,而且还能够积极打造自身知识产权;不仅实现了水泥行业的多项创新成果,也使其在全球水泥市场当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水泥行业始终有一种"误解":水泥厂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为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海螺水泥坚持绿色发展,将工厂纷纷打造"低碳厂"。同时为了减少废气污染,海螺水泥投资超5000万元,在芜湖白马山建成环保示范项目,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就是这样一个每袋15元的不起眼小生意,经过几十年发展,水泥厂已经实现了营收、资产2000亿元双突破,市值更是超过3000亿元。现如今,海螺水泥的子公司已经接近400家,成为业内当之无愧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