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学生群体的小生意(靠2元的笔狂赚百亿)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大多数人的儿时记忆里,都有着结伴在学校门口小卖铺里挑选晨光文具的场景。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文具公司,靠定价2元钱的一支笔起家,如今已是拥有超8万家零售终端、年营收过百亿元的A股“文具茅”。

但在消费升级、线上营销崛起的今天,晨光文具增长也开始减速。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晨光文具的营收增速出现下滑,净利润同比增长也仅为0.57%。

在二级市场上,晨光文具的表现也不甚理想。从今年2月股价达到超百元的高价位后,晨光文具股价一路震荡下行,并在12月3日盘中创下今年来的历史新低,股价几近腰斩。

与此同时,晨光文具在网络上的口碑也逐渐“崩塌”,在社交媒体上,存在不少关于晨光文具产品质量和外观抄袭问题的质疑。

期待“转型”的晨光文具也讲起了“潮品”零售店的故事,但它能够从“国潮”竞争中突围吗?

业绩下滑、股价大跌,“晨光”失色?

晨光文具的诞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创始人陈湖雄作为“文具大王”,自己的学习成绩却并不出色,曾经三次高考落榜,最后他选择放弃高考,成为了一名文具店的销售员,主要工作是进行日韩文具的代理销售。

10年文具业的工作经历,让陈湖雄了解了整个行业的运作规律,也掌握了一定的销售资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眼见不少文具供货商们接连倒下,“无货可卖”的陈湖雄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1999年,晨光文具正式创立。

彼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十周年,随着教育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学生文具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晨光文具发展初期“最重要的一束光”。2002年,晨光文具走向规模化经营,并在2008年启动了连锁零售业务,在2011年开始进行电商业务的探索。

2015年1月,晨光文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继齐心文具和广博股份之后,A股的第三家文具业上市公司。根据招股书,晨光文具主营书写文具、办公文具及学生文具,在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60亿元。而当时已上市的齐心文具与广博股份的同期营收分别为16.78亿元与8.48亿元,被晨光文具远远抛在身后。

适合学生群体的小生意(靠2元的笔狂赚百亿)

从2012年至2019年,晨光文具的营收由19亿元增长至111.4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8.74%;同期净利润也由2.25亿元上升至10.60亿元。截至目前,晨光文具覆盖的零售终端数量已超8万家。

上市之后,晨光文具的股价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飙升,其市值也从上市之初的72亿元,一度上涨至近千亿元。

在今年2月19日,晨光文具股价突破百元的高价位,达到100.27元的历史高点。但之后,“文具茅”晨光文具就开始陷入股价下跌的魔咒,一路震荡下行,在今年12月3日,股价一度跌至54.08元,创下了今年的股价新低,几近腰斩。

在10月底,晨光文具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晨光文具实现营收44.65亿元,营收增速从前两个季度的超40%下滑至只有18%;净利润为4.51亿元,同比增长只有0.57%,几乎“停滞”。

文具市场“内卷”,主业毛利率下降

早期的晨光文具,主要做的是学生群体的生意。在2013年,晨光文具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比例分别为:书写工具44.79%、学生文具31.05%、办公文具21.26%、其他2.46%,以及加盟管理收入0.44%。

但学生文具市场几乎没有门槛,晨光文具也不是“无可替代”的。据观研天下的数据,文具行业进入的壁垒较低,目前我国从事文具制造的企业已接近万家,在整条文具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已多达10万余家。文具行业的TOP 5品牌晨光、齐心、得力、广博、真彩等年销售额均达到10亿元以上,但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前四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7%,中小型品牌对头部品牌的威胁仍然较大。文具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就连小米也在2019年跨界推出了中性笔产品,来抢占文具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文具市场空间也逐渐触顶。据IBIS数据统计,国内学生文具业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增速为5.21%,已步入存量市场阶段。

在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校外教培机构收缩的同时,晨光文具这类企业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兴业证券预计,若假设课外所需文具为课内所需的1/2、有70%的教培机构受到影响,根据测算结果,文具全年消费量将缩减10%。

在市场布局上,晨光文具从2015年起,就开始由传统核心业务逐步向办公直销产品倾斜。其在2019年年报中写道:“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面临着90后、00后的个性化需求变化推动的新产品需求变化的挑战。随着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出生率下降,传统核心业务靠销售数量增长对收入的贡献减弱。”

在2021年前三季度,晨光文具实现营业收入约121.5亿元,这张成绩单中,办公直销产品贡献了49.32亿元、学生文具贡献了23.78亿元、书写工具贡献了23.73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晨光文具办公直销产品、学生文具、其他产品及书写工具的毛利率分别为9.54%、33.2%、46.06%和39.99%,同比分别下降了3.18%、0.93%、0.37%及0.08%。

“办公直销产品的营收占比达到了将近一半,毛利率却仅约为书写工具的五分之一,是典型的‘批发毛利’。一般来说,低毛利产品销售占比过高,公司就必然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模式,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销量,以弥补毛利的下降。”零售和市场营销专家丁利国说。

晨光文具的办公直销产品业务,主要是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提供高性价比的办公一站式采购服务。但是,在文具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也在推行无纸化办公的情况下,它要维护住企业客户,又谈何容易。“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的决策一般较为理性,且存在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低价策略也不像C端市场那么有效。”丁利国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这也意味着,晨光想靠办公文具“赚大钱”尚需时间。拓展新业务因此也成为晨光文具的当务之急。

适合学生群体的小生意(靠2元的笔狂赚百亿)

(晨光2021Q3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图源:晨光文具财报)

“潮品”零售时代,晨光转型之忧

晨光文具早已开始布局新零售线下创新业态,探索向“高端化”转型。

早在2013年时,晨光文具就推出了“晨光生活馆”,它以主要面向8-15岁的学生消费群体,被定义为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全品类一站式”文化时尚购物场所,店铺也主要集中在新华书店及复合型书店附近。

之后,随着“盲盒”概念的兴起,潮品店遍地开花,在这类门店中销售的产品,也从文创盲盒逐渐向文具、生活用品拓展。晨光文具也从中嗅到了新的商机。

在2016年,晨光文具又推出了“九木杂物社”,将其定义为中高端文创生活类杂货连锁品牌,表示要以 15-29岁的“品质女性”作为目标消费群体。在九木杂物社中,不仅销售晨光自有品牌的文具,还包括各类益智玩具、家居产品等,不同IP的盲盒产品在其中成了“主流”。在2020年上半年,盲盒产品在九木杂物社的SKU中占比达到了20%。

在消费升级、“精致生活”的大趋势下,晨光文具开始加大对九木杂物社的投入,而将晨光生活馆逐渐“淡化”。截至2021年上半年,九木杂物社已经开出了403家门店;晨光生活馆的数量仅为60家。

但晨光生活馆和九木杂物社的新零售业务,并没有给晨光文具带来想象中的回报。根据财报,该项业务在2018-2020年的三年中,净亏损额累计达到了8858万元。在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亏损了1500.6万元。

适合学生群体的小生意(靠2元的笔狂赚百亿)

丁利国表示,晨光文具做新零售的思路有点像传统书店“转型”,但是,在近年来的疫情影响下,线下商业整体举步维艰,对它的扩张也造成了很大阻碍。“此外,文具是标准化产品,用户不需要线下体验,它与‘文化时尚’概念也并没有强关联。而文化时尚类连锁体系本来就竞争激烈,晨光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他认为, “晨光生活馆”类的品牌,对加盟商的吸引力也不会太大。

“国产之光”也抄袭?

对于晨光文具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其核心产品也在消费端面临质疑,甚至在去年还被“骂”上了知乎的热榜。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晨光文具,可以看到它被吐槽最多的问题就是“质量配不上价格”。

晨光的中性笔曾经宣传“不易断墨”“不易挂纸”,但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表示,“晨光优品系列总是断墨,用到一半就写不出来了,还不如我同桌用的杂牌笔芯,晨光真的让我越来越感到失望”;还有人说,“直液笔渗墨问题严重,遇到稍薄的纸就不行”。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早在上市前夕,晨光文具就曾在北京、江苏等地被监管部门检测出存在产品质量问题。2018年,晨光被检测出冰透固体胶总挥发性有机物项目不达标、文具尺寸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为此晨光先后召回了超过11万支初色中性笔及15万支冰透固体胶。

除此以外,晨光还饱受产品外观“抄袭”的质疑。

晨光文具曾宣称每年公司会推出上千款新品。但有消费者对比后表示,它的很多产品和百乐、斑马、三菱、凌美、无印良品等品牌旗下部分产品有高度相似,怀疑晨光对它们均有“借鉴”。例如,晨光K5签字笔就被人诟病是从百乐V5签字笔“翻新”而来的。

适合学生群体的小生意(靠2元的笔狂赚百亿)

(右:百乐V5签字笔,右:晨光K5签字笔,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晨光在产品营销上的“创新点”也曾收获了不少用户吐槽。“公司最具原创力产品当属‘孔庙祈福考试笔’。”一位消费者调侃说。据了解,这款产品售价为每支2元,瞄准的是考生用户,上面画着孔子形象的漫画,在2008年推出后曾借着“用祈福笔考试就能金榜题名”的宣传噱头,吸引了不少学生家长购买。

同一时期晨光还推出了“上榜幸运星”系列产品,晨光在产品宣传中称:“购买即赠送晨光独有的精美水晶星座贴,考试时将本人星座贴、守护星座贴、当月星座贴同时贴于文具上,可保法力开运守护。”

这类营销虽然抓住了用户的消费心理,但也有媒体就此在报道中引用专家观点表示,买“祈福笔”其实是一种心理安慰,使用这样的笔容易让学生寄希望于虚幻,最后可能会更加失望。

实控人套现“捞金”

在股价跌至低谷后,12月5日晚间,晨光文具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科迎投资、杰葵投资于12月3日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3万股,拟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5亿元。

科迎投资由晨光文具董事长陈湖文控制,杰葵投资则由副董事长陈湖雄控制,二人和董事陈雪玲是三姐弟。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陈湖文、陈湖雄、陈雪玲持有晨光文具股份比例分别为24.25%、24.09%、14.75%,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实控人增持消息的拉动下,12月6日,晨光文具开盘后快速拉升,盘中一度涨超5%。

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实控人陈氏三姐弟在之前已有多轮套现操作。

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底,也就是晨光文具股价高位大幅震荡之时,陈湖文、陈湖雄和陈雪玲等高管多次减持,累计减持公司约976万股,总额8.3亿元。此外,科迎投资和杰葵投资也分别减持438.7万股和433.1万股,套现金额分别约为3.77亿元和3.72亿元。

截至12月10日,晨光文具的收盘价为62.77元,市值582.35亿元。而这家靠一支笔覆盖8万零售终端、营收上百亿元的文具龙头,也必须要讲出新的“故事”了。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