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她靠500元白手起家,分店开遍全国,做的竟是这个小生意——凉皮。下文就和大家分享这位女性创业者的故事,她的名字叫贾亚芳。
1998年,已经38岁的西安人贾亚芳主动下岗,只为走上创业路,而不是将命运交给他人。失去工作之后,贾亚芳开始做市场调查,寻找自己能做的项目。
这一天,跑了大半天的贾亚芳在路上的一个凉皮小摊坐下来休息,在和摊主的聊天过程中,她惊讶地得知,卖凉皮一个月竟然能赚1000多元钱,这比他们厂里的工人要强上不少。贾亚芳在心里飞快的计算:一碗凉皮抛开一切成本,净赚4毛钱,一天能卖50碗就能赚2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600元,而且,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西安人喜欢吃凉皮,地方不是太差的话,一天卖50碗非常轻松。此外,凉皮做起来也非常简单,没有什么技术难题,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接下来的几天里,贾亚芳又跑了西安好些地方,在考察了众多凉皮摊点后,她决定先批发一些卖卖看。
这天早晨,天刚麻麻亮,贾亚芳就蹬上家里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带着用500多元从旧货市场淘换来的卖凉皮的家当出发了,这500元也正是她白手起家的创业之本。她先到菜市场买回了调凉皮必备的调料和配菜,然后又到凉皮批发市场进了50斤凉皮。做完这一切后,她马不停蹄地赶到之前已经选定的一家工厂的门口,抢占了一个不错位置,开始等待顾客。
卖凉皮的第一天,抛去40元的本钱,50斤凉皮让贾亚芳赚到了20多元钱。第一个月下来,她赚到了1100元,一切都很顺利。这种顺利给了贾亚芳继续很大的信心。几个月后,通过卖凉皮,贾亚芳已经赚到了好几千元,不算多,但此时的贾亚芳已经被激发出了雄心,她开始琢磨着怎样能能把生意做大,至少要先开一个店,不能总是摆路边摊。在对市场进行一番调查后,贾亚芳发现当时的西安市内很少有一家既蒸凉皮又卖凉皮的正式餐馆,她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商机。
不久之后,贾亚芳在一个人流量颇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旁边租下了店铺,开了一家凉皮店。2000多元的房租再加上其他费用及人员工资,每月的开销加起来将近5000元,这也就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卖200碗凉皮。开业第一天卖了160碗,第二天就卖到了近200碗,可以后就不涨反跌、每况愈下了。干了不到两个月,贾亚芳的凉皮店就亏损了不少钱,不得已,只好选择关门转让。
贾亚芳认为,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凉皮特色不够明显,无法吸引回头客。于是她花了几个月时间走遍西安所有的凉皮店品尝味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贾亚芳决定将秦城米皮和汉中凉皮这陕西两大凉皮的优点综合到一起。为此,她亲自动手,对每一道制作环节进行试验,最终研制出了柔软爽口、口味独特、细而不腻的凉皮,并取了个一个很吉利也很洋气的名字——“捷尔泰”。
这一次再创业,贾亚芳没有冒失地选择直接开店,而是先了探一探市场,也就是再用三轮车摆上摊卖凉皮,结果,凉皮的口味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逐渐地,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眼见自己制作的凉皮有了稳定的消费群,贾亚芳这才再开凉皮店。第一个月下来,贾亚芳赚了1万多元,以后的几个月收入节节攀升。先前本来极为反对的丈夫看到卖凉皮还真能赚钱,索性也辞了职,帮贾亚芳一起操持起凉皮生意来。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夫妇俩就赚了近10万。
随着“捷尔泰”凉皮在西安的名声越来越大,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想要加盟的客商。后来,贾亚芳的凉皮连锁店在全国开了近200多家店,而且在不断扩大,可以说是将分店开遍了全国。
通过贾亚芳的创业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创业、做生意,选择的项目的关键不在大小,也不在新旧,只要适合你自身并能做出特色来,那么,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