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核桃咧,卖核桃咧,皮薄肉厚,咬一口满嘴留香,卖核桃咧......”近段时间,在皖北一个小城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见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车上托着一大袋核桃,边吆喝边售卖着。老人衣着简朴,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见人就打招呼兜售他的核桃,过往的人们也无不三三两两地抓几把核桃买下。都说老人这么大年纪还走街串巷,确实不容易,反正家中要备一些核桃,买谁的不是买呢?话糙理不糙,但老人的核桃也确实好,且童叟无欺,足斤足两。
老人姓李,今年65岁,家住河南夏邑。据老人说,他家祖上也是出过大官的,因为种种原因家道败落,到他这一辈只能靠着种田谋生,虽说清贫但也平平安安。老人说,每年夏种结束秋收未始的时候他都会做些小买卖,用以贴补家用,特别是孩子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家里的孙子孙女日常开销渐增,靠着种地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出门做些小生意。“挣得不多,好的时候一天也能挣几百块钱,主要是风吹日晒得干不了多长时间。”老人一边应酬着买家,一边乐呵呵地回应着。
送走一位买家,老人把他的核桃装了一碗,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用于展示,皮薄个大看着确实诱人。“小买卖都是良心活,短斤少两的事我不干,以好充次更不能干,我不求能挣多少钱,但求良心能安,也是为了子孙积德呢!”老人话语朴实,他用满脸的沧桑告诉我们,守信是做人之根本,来不得半点虚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好的优良家风传承和贫富无关。
“今天可以早点收工,卖得挺好,出租屋里还有一些核桃,这几天卖完就回老家,家里的老婆子不放心我。”据老人介绍,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住在一些很便宜的小旅馆,大通铺的那种,一间屋可以睡好几个人,十几块钱一天,很实惠。老人会把带出的核桃寄存在小旅馆,每天用自行车驮着一部分走街串巷的售卖,卖完再回旅馆装一部分,直到全部卖完为止。就这样,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细雨绵绵,你几乎每天都能在街头巷尾看见他,为了生活也是为了他心中的那份爱。
“三块五块不嫌少,十块二十不嫌多,走过路过的买家都是照顾我生意的‘恩人’。”看着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听着他发自内心卑微的话语,我内心突然一阵酸楚。到了“退休”的年龄,却无法停止脚步,作为一位父亲,一家之主,为了能让在外的子女能少一些负担,多一分安心,老人选择了榨完身上最后的一点价值。也许正在看着文章的你,家中也有一位这样的老人吧!
老人很客气的邀请围观的人们品尝他的核桃,然后又悄悄地把大家仍在地上的核桃皮一点点的捡起来。老人说:“我一个外乡人来到这里,决不能给这个城市带来不文明的行为,孩子们都看着呢,要是弄得满地垃圾,以后谁还欢迎我呀?!”收拾完地上的核桃皮,老人整理了一下衣服,摆弄好他的核桃筐,又开始吆喝起来。我爱听小城中那些做着小买卖的吆喝声,这是人间烟火气,这是几代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乡音。助老人身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