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如何活出不焦虑的人生?
方法,就容易走上弯路、失去耐心;不了解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就必然会被天性困扰。那么,到底什么是正确的目标、科学的成长方法,如何才能提升行动力呢?《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这本书将为我们提供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周岭也曾深陷成长的困境之中,是认知觉醒让他成功上岸。那时,他也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没选择。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几乎什么都不会!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油然而生。于是,他发誓要改变。他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中,明白了成长的秘密,彻底摆脱了焦虑。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他把自己的思考和方法论写成了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让大脑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明确行动目标,找到行动方法和提升行动力的技巧,从而消除焦虑、实现人生梦想。
消除焦虑、实现梦想的方法分为三步:确立行动目标、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行动力。
01 确立行动目标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
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
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如果没有目标,行动就没有方向。这样就必然会进入低效状态。那么,如何确立正确的行动目标呢?书中提供了两个步骤:
一、 确定人生目标
我们每个人心中早就埋下了人生目标的种子,只是成年后被生活压力所迫,不愿承认或刻意忽略自己原有的梦想。而感性力量却始终在帮助我们守护和珍藏那些理想。所以,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具体为回答以下5个问题:
1、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2、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3、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4、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5、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通过用感性的觉知和洞察回答上述问题,你就能找到自己做事的内在动力来源,进而找到人生目标。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比如,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说道,自己做事的动力来源是喜欢激励和帮助别人带来的成就感,所以,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激励和帮助别人。
二、确定行动目标
为了实现人生目标,你就要做好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最好是你擅长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产出更多的成果。那么,做好这件事情,就是你的行动目标。
比如,成甲的人生目标是激励和帮助别人。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决定做好自己擅长的《成甲说书》节目 ,于是,他把行动目标定为将《成甲说书》做成细分领域的知名品牌。
确立了行动目标之后,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它呢?
02 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了行动目标,但如果学习方法不对,我们依然无法顺利成长,进而实现梦想。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书中提供了三点:
一、 保持在舒适区边缘学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少有难度的部分。
这句话,就是在舒适区边缘学习的本质。
很多人学习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要么学得太难,让大脑因畏惧而逃避;要么学得太易,使我们因无聊而走神,这两种情况都是低效学习。真正的高效学习,是保持在舒适区边缘。
在舒适区边缘扩展自己的行动范围
所谓舒适区,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会感到舒适。
能力圈法则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
对一个个体或群体而言,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进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在舒适区边缘学习,可以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又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在舒适区边缘学习,提升我们的能力呢?书中提供了两个步骤:
1、拆解目标
我们每次行动时都会一筹莫展,但细想就能发现,不管你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其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个问题太大、太模糊。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把任务从困难区转移到到拉伸区,也就是不是太容易的简单重复,但努力一把就能够做到的程度。
2、在拉伸区练习
在舒适区内行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动脑筋地重复。这种状态下,人们缺乏关注点,因此,会分心走神,很难提升效率。而在拉伸区练习,就有关注点,这个关注点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面对明确又难度适宜的小目标,我们就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从而很快完成小目标。这样不断练习,一点一点往外走,就会慢慢接近我们的行动目标。
比如考托福背单词,如果你觉得背10000个单词太难,那就拆解,设定目标为每天背500个。而且,面对这500个单词,不要无重点地重复,而是看完之后进行自我测试,把出错的单词找出来,然后反复记忆。之后再测试,再找出出错的单词反复记忆,如此一直在“行走”在拉伸区,直到全部掌握。这样,用不了多久,10000个单词就记住了。
二、深度学习
我们经常很忙碌,每天打卡、听讲、读书、做笔记,然而,很长时间过去,却不见成效。原来,这些只不过是低效地被动浅层学习。真正高效的学习方式是主动深度学习。
研究表明,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学习的内容留存率则为50%、75%和90%(如下图)。
由此可见,那些被动学习者不管多么努力,都不过是低水平的勤奋罢了。想高效学习,就要针对所学内容主动多讨论、多实践,并且教授给他人。
比如,如果你想通过读书提升能力,那就不要仅停留在听书、读书、做笔记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理解绘制出思维导图,亲自践行,并把所掌握的内容写出来或讲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认知,从而提升能力(见下图)。
读书金字塔
三、持续努力
通常,当努力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我们就会失去耐心。不过,了解了下面两个底层规律,你就会明白:缺乏耐心,会前功尽弃。正确的行动方法,是持续努力。
1、复利曲线
下面是复利曲线图。它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
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复利曲线
从这个曲线可以看出,只有我们保持耐心,持续努力积累到拐点,才有可能迎来后期的快速成长。
2、阀值效应
阀值效应,是指付出的努力必须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影响一个体系,而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阀值时,行动就会收效甚微。
比如,广告行业就存在阀值效应。广告投放量不足时不会产生多少效果,要让受众对广告做出回应,就必须让广告投放量超过阀值。
我们的行动也是如此,只有当我们持续行动,直到突破阀值,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风景。
比如,作者想养成一个习惯,通常不以21天为标准,而是要求自己至少做半年。他相信一件事情,要是能持续做180天一定会成为习惯。用这样的方法,他不仅养成了每天早起、跑步的习惯,还养成了阅读、写作以及每日反思的习惯,这就是突破阀值的力量。
03 提升行动力
行动力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没有行动,世界就永远只是个概念。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行动力呢?书中提供了4个技巧:
一、要事第一
行动力最怕模糊,如果头脑中一直有很多模糊的选项存在,我们就需要花心力去选择,而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选择那些轻松、愉快但不重要的事。所以,我们要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制定好日程规划并执行。具体可分为三步:
1、提前制订日程规划
制订日程规划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下来。首先在本子上写下所有要做的事,然后按重要性标上序号,最后再写上某一时段做什么,计划使用多长时间。一天过后,再对时间和成果进行统计,使效率便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效果非凡。
比如,作者从2017年2月开始使用日程规划,他每晚睡前留10分钟写第二天的规划,早上起来回顾一下,工作过程中再随时看一看,以确保正确的行动方向。至今他已经用用了9个本子,通过持续的规划和记录,对时间的掌控力变得越来越强。
2、在选择时审视自己
为什么抖音等短视频App让人看得停不下来?因为一个视频结束后,立即会跳出下一个。大脑一直被感性思维劫持着,理智思维根本没有启动的机会。所以,如果想从这些偏离目标的行为中抽身,我们就要在选择时先停留几秒,审视一下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否正确,这样,就有可能激活大脑的理性思维,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3、执行正确的选择
在选择时停留后,就要按照日程计划及时给出正确的主张并开始行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正向增强回路,从而让整天保持有效的行动。
“增强回路”,是一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它是指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负向增强回路就是指,一开始做了负面的选择,那么,我们的注意力就会一路被负面的东西吸引,并且越来越强烈;正向增强回路就是指,如果最初做了正确的选择,那么我们就能先去做那些重要的工作,然后,状态就会越来越好,回路逐渐增强。所以,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
二、主动休息
我们经常认为只要持续努力,用意志力让自己坚持下去,不浪费一点时间,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实不然。
下图是持续学习者的精力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最初效率也很高,但是精力一旦消耗到一定程度,比如70%以下的水平时,注意力就开始不自觉的涣散,思维速度放缓,如果精力继续消耗,学习效率就会进一步降低,很容易出现分心走神的情况。
持续学习者的精力变化曲线
下图是主动休息者的精力变化曲线,他们学习时从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主动停下来休息,这反而使他们的精力水平得到迅速回升。这种循环能使学习者的精力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
主动休息者的精力变化曲线
如果我们把精力水平高于70%的区域视为高效学习区,那么对比二者不难发现,主动休息者比持续学习者的高效学习区要大得多。所以,每学习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停下来主动休息,让精力得以恢复,从而拥有高效的行动力。
比如,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就不错,每工作25分钟,主动休息5分钟,让我们始终保持在高效状态。
三、动机转移
人是自我解释的动物,当要做的事情重复,枯燥无味时,我们本能就会产生对抗的情绪。这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给自己一个好玩的解释,让大脑对所做的事情保持兴致。
比如,作者从不把阅读当成阅读,而是设想成自己在跟智者聊天。每本书在他眼里都是一个人,而他的书架就是智者朋友圈。每隔几天他就会在那里站一会儿,琢磨一下要跟谁聊天,这种感觉实在是棒极了。
四、持续正向反馈
脑科学家认为,持续的正向反馈,能真正激发大脑的强大行动力。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即时满足,但是,如果能想办法让它们感受到乐趣,他们同样会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沉迷。因此,科学的学习策略是想办法获取反馈,驱动大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理性地苦学。
那么,如何获取反馈呢?那就是要有作品意识。
你可以帮自己或他人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产出了一个有价值的作品,这些反馈带给自己的,必然是强烈的成就感和继续行动的欲望。
04 写在最后
书的最后,作者再次呼吁:
让本书照亮你的心智世界,成为你前行路上的灯塔,也愿更多的人能发现本书,共同觉醒,一起前行。
只有认知觉醒,才能消除焦虑、实现人生梦想。找到行动目标,我们就能坚定前行;使用正确的行动方法,我们就可以容不迫,高效行动;有了提升行动力的技巧,我们就能保持长久的行动力。这三点,是通往人生目标的必经之路。
书中的亮点还有很多,比如:内观自己,认识大脑、潜意识和元认知;有效关联新知识的三个方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的方法;拓展心智带宽的方法;人生成长五件套,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相信你读完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居里夫人说,人生中无可惧怕,只需去了解。愿我们都能通过本书,获得清晰的认知,彻底消除焦虑,实现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