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悠久的宝石之一,蜜蜡的使用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在我国在汉代就已经有相关记载。那么蜜蜡在我国有着怎样的发展史呢?那么就让小编和你一起来聊聊把。
一、“北方之金”与琥珀之路的由来
由于蜜蜡曾经在古代欧洲被作为珍宝,并且作为交换物来交换其他商品,很多时候也用来交换奴隶,由此得到了“北方之金”的名称。
早在一万年前,西方就开始了在海边收集琥珀蜜蜡原料的历史,当时被称为海珀。而琥珀之路的形成便是因为从北欧向南欧贩运琥珀原料的原因。
二、我国汉代即有蜜蜡的记载
当时大量的琥珀原料通过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从欧洲经过西亚到达遥远的东方,到达了我国的市场上。
根据我国早在汉代官方的史书这样的贸易行为详细的记载:大秦多金银、珍珠、琥珀、琉璃。大秦(当时对罗马的称呼)的很多特产是通过与安息国(现在的西亚地区)的贸易再经过身毒(现在的印度)经海路转卖到中国。或者是沿着当时的丝绸之路从西亚经过现在的中亚地区从西北方向进入中国。文献里记载的琥珀应该就是源于波罗的海的琥珀蜜蜡原料。这些琥珀蜜蜡原料交易的道路虽然由于战乱时有阻隔,但是还是一直延续下来。
三、契丹人十分喜爱蜜蜡
辽代时由于契丹人对蜜蜡材质的热爱以及国家位于当时东西方贸易道路沿线的便利,使得辽代的蜜蜡雕刻不论是在品种数量还是在工艺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地位。特别是近代发掘的很多辽代高级贵族墓葬里的蜜蜡雕件更加给人有直观的认识。在出土的辽代琥珀蜜蜡雕件的用料上来说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当时使用的原料以蜜蜡占绝大多数,有一小部分是金绞蜜的原料。透明的琥珀原料几乎见不到,说明当时已经开始有目的地进行原料的选择了。契丹人选择使用不透明的琥珀——蜜蜡,而不是比较透明的琥珀,是受了当时处于主流文化圈的中原王朝的影响,与当时中原王朝更喜欢玉而不是完全透明的水晶制品的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能和当时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深受中原儒家“中庸”和“内敛”思想的影响有关,它的美就在于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
四、我国明代蜜蜡以随形雕刻为主
我国明代时的蜜蜡雕刻制品,由于绝大部分原料是波罗的海的蜜蜡原料只能通过海外贸易的方式取得,其材质的珍贵而被当时所重视,因此明代蜜蜡雕件不论是镶嵌件还是圆雕件,都以随形雕刻为主,题材主要有瑞兽,花鸟也有一些人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能够雕刻蜜蜡制品的工匠皆为能工巧匠,所制造的蜜蜡雕件不论从选料,整体的设计和细部加工的技艺上无一不是匠心独具的精品。
五、清代蜜蜡品种更丰富多彩
清代的蜜蜡雕刻制品在品种和工艺上比明代又有发展。品种上包括首饰,服饰,器皿,陈设以及配件等等。清中早期的蜜蜡雕刻制品部分的延续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但是蜜蜡原料的珍稀和难以取得的情况并没有很大改观。
然而在清中期以后,蜜蜡雕件的工艺水平也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蜜蜡雕件的题材也更加民间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增加了五福捧寿,双喜临门等民间常用的纹饰。蜜蜡雕件也由当年为富贵之家所用的珍稀之物也逐渐变为民间也相对常见的东西了。
六、神秘的西藏与蜜蜡
蜜蜡作为佛教七宝之一在西藏传统首饰中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在藏七宝中,蜜蜡琥珀具有驱邪定魂的能力,由于常年累月供奉佛前,受到香油、灯火的热能影响,而产生不同变化。如玉般美丽,宝石样闪光。因此,随身佩戴有辟邪护身、安神定惊、护佑平安的功效,又因其象征意味,高僧大德的胸前,也总挂着一串高贵的密蜡念珠,以示尊严。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蜜蜡便是珠宝界的王者,只是古时候没有现在那么火,不像现在一般老百姓也能接触得到。由于交通比以往更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蜜蜡,而蜜蜡也会越来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