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作为和周王朝一同诞生的诸侯国,从成立到灭亡一共有789年,即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256年。在这近八百年的漫长时期中,鲁国始终不是一个强国,但它却是一个文化礼乐大国,鲁国出了孔子这么一位圣人,甚至现在的山东简称是鲁,那么鲁国都经历了哪些荣辱兴衰呢?本文就来简要介绍下《史记》中关于鲁国兴亡的记载。(本文是《鲁周公世家》的第二篇文章。)

一、鲁国建国初期主要事件对其后世的影响

1.开国始祖周公旦为鲁国带来的殊荣

鲁国开国始祖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嫡子,是周武王的四弟,也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重要帮手。周公旦在哥哥周武王死后,勇挑重担,摄政当国,稳定了初建的周王朝,周成王成年后,还政于周成王,之后,辅佐周成王做了很多事情。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周文王嫡子

周公旦是历史上褒奖之声最多的辅政托孤大臣。周公旦死前,想葬在周都城附近继续服侍周成王,但周成王最终把周公旦葬在周文王旁边,还说,我周成王不敢把叔叔周公你当成臣子对待啊。因为当时的周公旦不但已经得到周成王的肯定和尊敬,还获得了天下诸侯们的肯定和服从,也就是说,周公旦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圣贤之人了。

对于圣贤之人,必然有异乎寻常的记载。《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了周公旦死后的异象。

周公去世当年秋天,庄稼颗粒无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庄稼苗都吹倒了,大树被拔起,这样的异象吓坏了周王朝的子民们。周成王和大臣们穿好礼服,打开了以前周公旦留下的祈祷策文,看到策文写着当年周武王患病时,周公旦向上天祈求,愿意代替周武王去死。于是,周成王就询问当时负责记录史事的官员和其他知道此事的人,大家都说,的确有这么回事,当时周公祈祷后,把策文保存在金盒里,还不让我们这些臣子们泄露出去。

周成王和大臣们一听,都感动了,周成王哭着说,当年我年幼,周公替我操劳国事,现在上天为了让周公的功绩公布于世而降下异象,我命令马上设立祭坛祭祀神明。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周公像

一番忙活之后,祭坛建好了,祭祀完成了,这个时候,天下起了雨,刮起了风,风居然把倒地的庄稼苗吹的直立起来,百姓们把被拔起的大树扶起来,踩实泥土。当年百姓们获得了大丰收。

这个记载是否可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周公的影响,周成王在这次事件之后,特地赐给鲁国可以在郊外祭祀上天的特权,并且,赐给鲁国可以单独祭祀周文王的特权,还享有和周天子一样的礼乐待遇。这在当时可是特别殊荣,其他任何一个诸侯都无法比的。鲁国在当时也是风光了一番的。鲁国享有这样的待遇,在今后的日子里,也是有所收益的,主要收益的方面就是可以让其他诸侯国的人来观赏周王室的礼乐,比如,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时,就有观赏周礼的记载。

2.名义上的第二位国君(现实中的第一位国君)伯禽的治国方针

当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功臣王族,周公旦受封于曲阜,国号为鲁。但是周公旦要辅佐周武王处理政事,不能去封地上任,就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替自己去鲁国上任,伯禽就成为了鲁公,伯禽是鲁国第一位真正在位的国君。

伯禽到鲁国之后,过了三年才去向周公旦汇报治理政绩。周公旦问伯禽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报告。伯禽说,我改变鲁地的风俗,革新鲁地的礼节,居丧三年后脱去丧服(可能是周武王之丧),所以这么晚才来。

周公旦怎么教导伯禽的《史记》并没有记载,但是却记载了齐太公姜尚(就是姜子牙)对伯禽的评价。

与伯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尚到了齐国上任之后,仅仅过了五个月,就去向周公旦汇报了治国政绩。周公旦问姜尚,为什么这么快。姜尚回答说,我简化君臣的礼节,按照当地的风俗行事。三年之后,姜尚听说了伯禽治理鲁国的做法,就叹息道,鲁国的后代将来要成为齐国的臣民了,治国方式不简便易行,百姓不会亲近归附的。

从上面的记载看,鲁国的治国方针明显不如齐国,这也是鲁国一直不强的一个原因吧。

二、鲁国公室没落前发生的几个主要事件

管叔鲜和蔡叔度起兵反对周公旦摄政时,鲁国境内的淮夷和徐戎部落也叛乱了,鲁公伯禽率军平定了叛乱,才使鲁国安定下来。从这之后,鲁国开始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了。从周公旦算起,鲁国有谥号的国君一共有34位。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鲁国谱系

在这长达789年的传承过程中,鲁国发生了很多事件,鲁国公室后来也像晋国和齐国那样,越来越没有实权,掌握实权的是子爵贵族,被称为三桓,类似于晋国的赵魏韩和齐国的田氏。在鲁国公室没落前,比较有名或有影响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事件:周天子干涉鲁国国君废立影响很坏

当鲁国国君传到鲁武公时,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和少子姬戏一起去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欢少子姬戏,想要立姬戏为太子。

这个时候,周王室一个叫樊仲山父的大臣劝谏周宣王说,废长立幼不合礼法,一旦废长立幼,就会侵犯王命,侵犯王命,必然会被杀死,因此,天子发布的命令不可相悖于礼法。否则,命令无法执行,天子的命令也就没有了权威。但是如果命令被强制执行,下臣就会决绝执行命令。如果天子帮着鲁国废长立幼,鲁国按照天子的命令去执行了,那么天下的诸侯们就会效仿,天子之命令就会受阻难以执行。如果鲁国没有听从天子的命令而被杀死,那么等于是天子杀死了先王们制定的礼法。

但是周宣王并没有听从劝谏,还是坚持要立鲁武公的少子姬戏为鲁国太子。最终,鲁武公死后,姬戏继位成为了鲁懿公。

事情还没有完,鲁懿公继位的第九年,哥哥公子姬括的儿子姬伯御联合鲁国百姓杀死了鲁懿公,并被立为鲁国国君(注意,是被立为国君,而不是自立为国君)。周宣王知道了之后,出兵攻打鲁国,杀死了姬伯御,然后立了鲁武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姬称为国君,就是鲁孝公。

这个事件对周王室的影响很大,《史记》记载,从此之后,诸侯们就开始违抗周王室的命令了。

第二个事件:鲁桓公被齐襄公绿了,还被杀死在齐国

我之前的在写齐国的文章时,写过这个事件,这里简单一介绍。鲁桓公娶了齐襄公(齐桓公的哥哥)的妹妹文姜为夫人,这个文姜在没有出嫁时,就和哥哥齐襄公(当时还是齐国太子)搞在一起了。

到了鲁桓公在位的第十八年,鲁桓公带着夫人文姜一起回娘家齐国。到了齐国之后,齐襄公又和妹妹文姜搞在一起了,鲁桓公知道被绿了之后,非常生气,对夫人文姜发了脾气。可是,文姜觉得自己是公主也正好在娘家,就去跟哥哥齐襄公说了,齐襄公就把鲁桓公灌醉,然后让一个叫彭生的大力士,把鲁桓公生生的给拉死了(还有说法是折断了肋骨而死)。

鲁国提出交涉后,齐襄公杀死彭生向鲁国作出了交代。鲁国国内立太子姬同为新国君,也就是鲁庄公,鲁庄公的母亲文姜不敢回鲁国,留在了齐国。

这个事件,关联着齐鲁两国。齐国这边,齐襄公有一次打猎手下人说一头野猪是彭生,齐襄公大怒,用弓箭射野猪,野猪居然直立起来,而且还哭了起来,吓得齐襄公摔下马车受伤了,回到宫中后,齐襄公就被堂弟公孙无知杀死了,公孙无知后来也被人杀死,齐国无主,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着回国继位,最终公子小白继位,就是齐桓公,开启了齐国的辉煌时代。

鲁国这边,新继位的鲁庄公不但经历了两个著名的历史事件,而且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比如:“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和三桓贵族的诞生。下面都会介绍。

第三个事件:拥立齐国公子纠失败和曹沫挟持齐桓公

这其实是两个事件,但是限于篇幅和连贯性,把这两个事件归为一个。前面介绍过齐襄公死后,自立为齐国国君的公孙无知也被杀了,这个时候的齐国,没有合适的国君继承人。原因也是和鲁国的第二个事件有关系,当年齐襄公让彭生杀死鲁桓公时,齐襄公的弟弟们都怕引起祸患逃离了齐国。

齐国的公子纠因为母亲是鲁国宗室女,投奔到了鲁国。当得知公孙无知死去的消息后,鲁国派出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继位,还派管仲带领一支人马,半路截杀同样赶着回国继位的公子小白,管仲用弓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公子小白假装被射死,公子纠这边放慢了行军速度。公子小白迅速赶回齐国,在好朋友高傒的帮助下继位,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马上出兵攻击护送公子纠来齐国的鲁国军队,鲁国军队被打败。齐桓公派人给鲁国带话,让鲁国杀死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受死,要不然就攻破鲁国。结果是,鲁国害怕杀公子纠,管仲被送回齐国得到重用。

过了五年,鲁庄公任命曹沫为将军,曹沫多次与齐国交战,全都失败了,齐国乘胜占领了鲁国很多土地。齐桓公在鲁庄公要求和平的请求下,到柯这个地方会盟,结果,曹沫用匕首挟持了齐桓公,让齐桓公把侵占的鲁国土地都还给鲁国。齐桓公不得已答应了。曹沫放开齐桓公后,回到臣子的位置上。这时,齐桓公想反悔,管仲谏齐桓公要言而有信,齐国就归还了鲁国的土地。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曹沫挟持齐桓公

第四个事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事件

这个鲁庄公真是摊上了很多事,和齐国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想要平静地过日子,可是,还是有烦心事困扰着他。

鲁庄公和他爹鲁桓公一样,也是迎娶了齐国的宗室女为夫人,比他爹鲁桓公牛的地方是,鲁庄公迎娶了两位齐国宗室女为夫人,即齐桓公的妹妹哀姜和叔姜。哀姜是夫人,也就是正妻。但是哀姜没有生儿子,所以鲁庄公没有嫡子可以立为太子。这个哀姜虽然没有孩子,但是却跟鲁庄公的弟弟庆父私通,是庆父之乱的根源。

鲁庄公虽然没有嫡子,却有好几个庶子。这次事件牵扯到的庶子主要是公子斑、公子开和公子申。先说公子斑,这个公子斑的暗恋对象叫梁氏女,有一次公子斑去看梁氏女,发现有个叫荤的人正在调戏梁氏女,就很生气,还用鞭子抽打荤。鲁庄公一直喜欢公子斑也想立他为太子,鲁庄公听说这件事之后,就对公子斑说,荤这个人很强壮,光用鞭子抽没用,应该杀死他。公子斑听了后,就要去杀荤,可是还没来得及去,鲁庄公就病倒了。

病倒后的鲁庄公还是在为继承人的事发愁,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三个弟弟,也就是庆父、叔牙、季友。鲁庄公首先把叔牙叫来,跟他说自己的继承人的事,可是,这个叔牙却说,没啥大事了,大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我们鲁国的传统,有二哥庆父在,大哥你就不要担心继承人的事情了。

鲁庄公一听就傻眼了,非常担心叔牙拥护庆父继位,就把最小的弟弟季友叫来,季友表示,自己和大哥一条心,说死也要立公子斑为继承人。鲁庄公放心了。

季友以鲁庄公的名义赐三哥叔牙喝下毒酒,并且说,你只要喝下毒酒,就不会连累你的家人。叔牙喝下毒酒死了。鲁国册封了叔牙的儿子为叔孙氏,成为鲁国的贵族,应该是子爵,类似于晋国赵魏韩和齐国田氏鲍氏高氏国氏的角色。鲁庄公死后,季友立公子斑为新国君。

再说公子开,公子开的母亲是齐国宗室女叔姜,叔姜是鲁庄公正妻哀姜的妹妹,所以哀姜也是公子开的大姨。

哀姜这个女人和小叔子庆父私通,鲁庄公死前,哀姜就和庆父商量,想立妹妹叔姜的儿子公子开为国君。鲁庄公死后,公子斑正在服丧期间,庆父就找到之前被公子斑鞭打的荤,让荤去杀死公子斑,荤到了公子斑服丧的地方,直接就把公子斑杀死了。季友害怕庆父害自己,就逃跑到了陈国。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哀姜

庆父就立公子开做了国君,公子开就是鲁湣公。鲁湣公继位后,大姨哀姜和二叔庆父私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胆,哀姜可能是和庆父过习惯了,就想把外甥鲁湣公杀死,让情人加小叔子庆父来当国君。结果,庆父也同意了,庆父就派人把外出的鲁湣公杀死了。

季友在陈国得知了这个消息,马上带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庶子公子申,一起回到鲁国周边的邾国,并且派人去鲁国联络,请求让公子申回国继位,鲁国人同意了,就想先杀死庆父,庆父害怕逃到了莒国,哀姜逃到了邾国。季友带着公子申回到鲁国顺利继位,公子申就是鲁釐公。

季友不会忘记庆父,他给莒国送去厚礼,请求把庆父带回鲁国,庆父就这样被抓回了鲁国,季友就派人去杀死庆父,庆父自杀了。再说一下哀姜,哀姜逃到邾国后,被哥哥齐桓公召回齐国杀死,并把尸体送回鲁国示众。

三、鲁国贵族——三桓的诞生与兴盛

1.叔氏、季氏、孟氏的诞生

前面讲到的第四个事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直接产生了鲁国的两个贵族,第一个就是季友赐毒酒杀死叔牙后,鲁国册封叔牙之子为叔孙氏(也就是叔氏)。第二个就是季友。

前面介绍了季友先立公子斑为国君,后立公子申为国君,公子申最终坐稳了国君之位,季友自然是第一功臣,而且季友还是鲁庄公的托孤重臣,地位自然是高高在上的。

季友出生前,老爹鲁桓公找人算了一卦,算卦的人说,将生出一个男孩,而且这个男孩名字叫友,将来会成为鲁国重臣,辅佐国君,但这个孩子死后,鲁国将会衰败。

季友作为拥立新国君的功臣,被任命为相,还被封为子爵贵族,也就是季氏(也叫季孙氏)。

第三个贵族是孟氏(也就孟孙氏)。先说一下叔孙、季孙、孟孙,实际上只有对公室时,才称为叔孙、季孙、孟孙,对外则一律称为叔氏、季氏、孟氏。接着说孟氏,孟氏的先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庆父,《史记》并没有记载孟氏贵族如何被封,只是在介绍季友出生时,提了一句,庆父之后为孟氏。

那么为什么鲁国的子爵贵族叫三桓呢?因为叔氏、季氏、孟氏的祖先分别是鲁桓公的儿子叔牙、季友和庆父,也就是说,三家都起源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2.鲁国公室的衰落和三桓的兴起

到了鲁文公继位时期,鲁文公有两个妃子,一个是齐国宗室女哀姜(重名),哀姜是正妻,生下了儿子公子恶和公子视,另一个是敬嬴,被宠爱,生下儿子公子俀。公子俀暗中勾结一个叫襄仲(鲁庄公的儿子,也称公子遂)的大臣,襄仲想立公子俀,但是另一个大臣叔仲不同意。于是,襄仲就去向齐惠公求助,齐惠公当时刚继位,想拉拢鲁国,就答应了。

不久,襄仲杀死了公子恶和公子视,立公子俀为国君,也就是鲁宣公。这个时候鲁文公的正妻哀姜回了齐国,她大哭着穿过闹市,说,天啊,鲁国的襄仲大逆不道,杀嫡立庶。人们看到哀姜的样子都哭了。鲁国的人听说后,就把鲁文公的正妻叫作哀姜。

从这次事件之后,鲁国公室正式开始没落,叔氏、季氏、孟氏这三桓贵族开始兴盛。《史记》原话: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

历史发展到这里,鲁国的三桓并没有真正强大起来,因为襄仲立鲁宣公后,把持了朝政,成为三桓的最大竞争对手,襄仲还让儿子归父作为继承人继续把持朝政,鲁宣公非常宠信归父。但是,三桓的势力不断增强,归父联合鲁宣公,想要除掉三桓,而且还和晋国商量怎么攻打三桓,不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鲁宣公死了。季氏的季文子怨恨归父,归父逃跑到了齐国。

从此,鲁国的三桓贵族才真正变成三家独大的子爵势力。

3.三桓兴起后的主要事件

(1)三桓联合攻击鲁昭公

季氏一直是三桓中权力比较大的一支,季文子赶走归父之后,基本上控制了鲁国朝政,而且季文子比较廉洁奉公,受到尊敬,一次,有人请求晋国帮忙杀掉季文子,晋国因为季文子是有节义之人不同意。季文子辅(把)佐(持)鲁国朝政多年,经历了鲁成公和鲁襄公两代,季文子死后,继承者季武子继续辅(把)佐(持)鲁国朝政。

到了鲁襄公死后立新国君时,季氏开始出事了。鲁襄公的太子死的早,鲁国人就想立公子裯为君,但是公子裯虽然已经19岁,但却还像个孩子,大臣穆叔不同意立他,就对季武子说,太子虽然死的早,但是,太子的同母之弟(太子之母为鲁襄公正妻夫人,所以同母之弟都是嫡子)可以立为国君,就算没有同母之弟可立,可以立庶长子,如果庶子年龄相同,就选择他们中贤明的人立为君。公子裯不是嫡子也不是庶长子更不是贤明之人,而且在居丧期间不悲伤反而有喜色,如果立公子裯,今后季氏就危险了。季武子不听,坚持立公子裯为国君,也就是鲁昭公。鲁昭公在老爹鲁襄公下葬时,已经穿坏了三件丧服,君子们说,这个人不得善终。

季武子在鲁昭公七年时死了,儿子季平子继续主政。季平子与郈氏斗鸡(哇塞,斗鸡这项娱乐活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贵族们得有多闲),双方产生矛盾互相记恨。臧氏臧昭伯之弟因为得罪哥哥跑到季氏那里躲避,所以,臧昭伯就拘禁了季氏的家族的一个人,季平子大怒,把臧氏的家臣们都关押起来了。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郈氏和昭公

与季氏有仇的两个小贵族郈氏和臧氏就联合起来了,去找鲁昭公一起攻击季氏。季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鲁昭公、郈氏和臧氏的势力攻进了季氏之家,季平子登上高台说,国君你听信谗言讨伐我,我不怨恨,请把我迁居到沂水,鲁昭公不同意,季平子先后请求把自己关在封地鄪邑、流亡国外,都被拒绝了。郈氏一定要杀死季平子才甘心。

就在这个时候,叔氏有一个叫戾的家臣,他问叔氏高层:“季氏被灭对我们有利还是季氏存在对我们有利?”叔氏高层一直认为,没有季氏,叔氏也就完蛋了。大家一致决定马上救援季氏。于是,叔氏出兵击败了鲁昭公、郈氏和臧氏的势力。就了季平子,季平子出来后马上就集结自己的军队。

这个事情被三桓的另一桓孟氏知道了,觉得应该和季氏和叔氏站在一起,恰好这个时候,鲁昭公派郈氏来向孟氏求救,孟氏的孟懿子抓住了郈氏,和季氏、叔氏一起出兵攻击鲁昭公,把鲁昭公赶出了鲁国。

鲁昭公逃到齐国请求帮助回国夺权,经过一番周折,没有成功,就跑到了晋国求助。季平子从厚礼给晋国六卿,晋国六卿劝晋国国君别管。晋国就把鲁昭公安排在乾侯这个地方居住。过了几年,晋国国君又想支持鲁昭公回国,就召见了季平子,季平子走晋国六卿的关系,六卿替季平子说,鲁国人不愿意让鲁昭公回国。晋国国君只好作罢。第二年,鲁昭公死在了乾侯。晋国六卿为什么替季平子说话,因为他们都是子爵正卿,所处的位置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同类,自然互相帮衬。就这样,鲁国的三桓地位更加稳固了。后来,到了第21位国君鲁襄公在位时,三桓直接把鲁国的军队瓜分为三支,各领一支军队。

这里再写一个小插曲,春秋时期,子爵正卿掌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当时的晋国和鲁国也差不多,六卿已经很强了,后来逐渐兼并为赵魏韩三卿,其中,赵氏的赵简子问自己的大臣史墨,鲁国的季氏会灭亡吗?史墨说,不会。季氏从季友开始,一直是国之上卿,后来季文子、季康子累世增加季氏势力,权力已经在季氏的掌握中,鲁国人民不知道他们的国君,这样的国君怎么可能掌握国家,季氏肯定不会灭亡。所以说,国君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的赐封爵位。赵简子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

(2)鲁国国君想除掉三桓的努力

到了第24位国君鲁定公在位时,居然要派人去拆除三桓的城墙,没收三桓军队的铠甲和武器,孟氏第一个表示不听,鲁定公就派兵攻打孟氏,鲁公室已经很卑微了,怎么可能打得过,战败后,就不敢再提这事了。

到了第25位国君鲁哀公在位时,整个中原地区的时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邻国,齐国子爵正卿田氏的田常杀死了齐简公,孔子要求鲁哀公出兵攻击田常,鲁哀公脑子还是清醒的,拿着鸡蛋去撞石头他是不会干的。在南方,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在西方,晋国六卿正在火并,而且晋国公室已经和鲁国公室的地位差不多了。

鲁哀公在位的第二十七年,季康子死了,这个时候,鲁哀公非常担心三桓的势力,就想借助其他诸侯国的力量除掉三桓。三桓也害怕鲁哀公联合其他诸侯发难。所以,三桓和鲁哀公之间的矛盾很深。有一次,鲁哀公去游玩遇到了孟氏的孟武伯,就问他,自己作为国君能不能善终,孟武伯说不知道。鲁哀公越发担心,想联合越国的力量攻击三桓,但是三桓先发难,攻击鲁哀公,鲁哀公逃跑到卫国,后又去了越国,最后,鲁国人把鲁哀公迎回了国,鲁哀公死在山氏的家中。三桓立公子宁为新国君,也就是鲁悼公。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鲁国军队

鲁悼公在位时,鲁国公室就像小侯一样,要看三桓的脸色行事。鲁悼公在位的第13年,赵魏韩三家灭掉智伯,瓜分晋国。鲁国公室和晋国公室、齐国公室一样,被子爵贵族掌握实权,瓜分领土,只不过鲁国没有发生三家分晋那样的事件而已。

四、鲁国的卑微及最终灭亡

1.鲁国国君经常受晋国之辱

实际上,鲁国在三桓变强之后,在诸侯间的地位也每况日下。三桓逐渐变强后,第21位国君鲁成公在位,联合晋国攻击齐国,打败了齐顷公的军队。但是不久之后,鲁成公去晋国会盟,晋景公不尊重鲁成公,鲁成公想与晋国解除盟约而与楚国结盟,被大臣劝止了。鲁国势力太差,不可能在大国中交往中获得平等地位的待遇,鲁国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晋国的小弟。六年之后,鲁成公去晋国朝见,恰好,晋景公死了,晋国人居然留下鲁成公,一起为晋景公送葬,鲁国人都很忌讳提到这件事。

不久之后,鲁成公死,年仅三岁的儿子鲁襄公继位,鲁襄公四年,也就是鲁襄公七岁时,去晋国朝见晋君。后来,跟随大哥晋国一起攻打郑国,晋悼公在卫国为小弟鲁襄公举行了成人冠礼,鲁国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弟角色了。之后,鲁襄公又连续三次去晋国朝见晋君。

到了鲁昭公刚继位时,想去给晋平公拜码头,到了黄河边时,晋平公说不要来了,回去吧。鲁昭公只好原路返回,鲁国感到非常耻辱。八年以后,鲁昭公又要去朝见晋平公,还是到了黄河边时被拒绝后返回。三年后,鲁昭公终于成功的朝见了晋国国君,当时的晋国国君已经是晋昭公,不幸的是,鲁昭公去朝见的时候,赶上晋昭公死,鲁昭公被留下来为晋昭公送葬,鲁国再一次感到耻辱。又过了六年,鲁昭公又去朝见晋君,结果到了黄河边又被拒绝了。真是太不把鲁国国君当盘菜了。

2.鲁国的灭亡

有趣的是,可能鲁国公室太卑贱了,《史记》从第26位国君鲁悼公开始,就没有任何历史事件的记载了,只是说谁死后谁继位,然后就一直到鲁国灭亡,可见,当时的鲁国已经是三桓的天下,可以推测,三桓实际上已经瓜分了鲁国,导致鲁国公室的史官都无事可记。

到了第34位国君鲁顷公在位时,已经是战国后期了,当时秦国攻取楚国都城郢,楚国只好向东迁都,楚国为了补充失去的地盘,就开始攻击其他小国,鲁顷公二十四年时,楚考烈王灭掉了整个鲁国,不管你是三桓还是公室,统统是楚国的子民了。鲁顷公被迁到鲁国都城外的小城邑中,成为平民,鲁国祭祀断绝,鲁国灭亡。

齐国鲁国衰亡的历史教训(鲁国被哪国灭的)

楚灭鲁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