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可支配收入公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 )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

此外,国家统计局还更新了31省份2021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海、北京、浙江位居前三甲。

来看看你所在的省是多少。

个人可支配收入公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 )

比如排名第一的上海,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多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上半年一共6个月,平均下来每人每月约6726元,是各位上海人、新上海人等等每个月平均可自由花费的金额。

前不久公布的上海市2020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056 元

(10338元/月),如果扣除五金社保大致估算一下为8500多元,再扣除一些个税之类的,差不多可以达到6726元。

既然是“人均”,被平均的也包括老人和小孩的。

如果是三口之家的话,平均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相当于6726元乘以3人,也就是20178元,但是注意,赚钱的只有父母两个人(童星除外),因此夫妻两个的平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0089元,才算赶上了平均水平。

那如果是响应国家号召的“五口之家”呢?两个大人加上三个小孩。一样来算一下,乘以五的家庭总的可支配收入要达到每月33630元,全年40多万元,才够得上平均水平。注意,如果是算税前的话至少要50万-60万元吧。

看到这里,心是不是瓜凉瓜凉的……?

不如现在来算算你的可支配收入“达标”了吗?

也许有人还不了解,什么是可支配收入呢?买基金赚的钱算不算,兼职收入算不算,包租婆收的租金算不算?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租金收入:算。

兼职收入:算。

开家奶茶店的收入和盈利:算。

存款的利息:算。

股票的分红:算。

政府发的养老金:算。

注意,这些收入都要扣五险一金、扣个税以后,才是可支配收入。

不过,只有一种收入不算可支配收入。股票上涨了抛出,赚到的钱不算在你的可支配收入里面。

这个统计口径可以参考GDP,股票价差赚的钱属于资本在不同人之间的转移。

来跟大家复习一些经济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

GNP是国民生产总值,就是GDP+中国人在外国的收入-外国人在中国收入。

NNP是国民生产净值,就是GNP-固定资产折旧。

NI是国民收入,即非政府部门收入,就是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补贴。

PI是个人收入,就是NI-公司利润-社保+转移支付+股息和利息

DPI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就是NI-个人所得税。

对于“打工人”来说,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在扣除了社保和个税以后就是可支配收入。

对于个体工商户来说,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属于可支配收入。

在财产性收入方面,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收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识产权收入等属于可支配收入。

在转移支付方面,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也属于可支配收入。

把你的税后实际到手工资收入,开小店的收入(如果有的话),存款利率、理财产品收入、股票分红等等,还可以加上养老金之类的……全部加总算一算。

你的可支配收入,

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了吗?

达到你所在省的平均水平了吗?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