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商城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范例展示”专栏由中共商城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城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物业经营型之一:上石桥双竹元村
小针织厂出口创汇 百姓致富村集体增收
走进商城县上石桥镇双竹元村双利针织厂后整车间,只见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修剪查补、熨烫、包装羊毛衫。
据商城县财政局驻该村第一书记林佳介绍,该车间是用2018年省委组织部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资金134万元建造的。原场地是该村小学,小学撤并后,教学楼作为该厂的办公楼和员工食宿场所,操场建了标准化钢结构厂房及其附属设施。
村民在针织厂干活
“试点资金来了之后,我们很迷茫,不知干什么好。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双竹元村有大量外出劳动力在江浙沿海一带针织厂务工,其中有个叫刘承林的在浙江湖州一个大型针织厂当厂长,管理经验很丰富,针织行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人脉资源都很广,我们就找到他,跟他商量,我们建厂房,让他回来发展,结果一拍即合,900平方米的新厂房建成后,2018年7月双利针织厂就开业了。”林佳介绍说。
在后整车间,贫困户刘先国正在熨烫羊毛衫,动作非常麻利。刘先国原本在广东针织厂务工,2018年父亲不幸得了癌症,只好回家照顾父亲。“没想到家门口也有这么大的针织厂,每月工资在8000-10000元,不比在外差,2019年父亲去世后,我就一直在这厂里上班。”刘先国介绍说。
后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该村通燃气、通自来水、通村道路由3.5米拓宽至5.5米,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刘承林在家乡发展信心倍增。2019年他就在后整车间50米处,又投资400余万元建了700余平方米的织机车间,这个车间一天24小时人休机器不休,主要将各种毛线织成羊毛衫片。
织机车间机器轰鸣
“羊毛衫生产需要织片、缝盘、后整三个环节,缝盘环节主要让群众在家里完成。我们免费提供缝盘机,群众在家随时可以做,做好后来厂交货,我们按件给工资,同时,再顺便带羊毛衫片回去缝盘。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成品衣的一条龙服务。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去年纯利润260余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5月份才开工,但开工后定单不断上升,今年预计纯利润不低于200万元。”刘承林坦言。
在贫困户袁作霞家,袁作霞正在缝盘机旁缝盘。“女儿有时也帮忙,我白天夜晚都做,一个月可以挣6000多块钱。”袁作霞微笑着说。
村民在缝盘机旁缝盘
“我们村有300余户100余群众都从事针织行业,像袁作霞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余人,其中仅贫困户刘永红一家就有姚启芳、儿子、儿媳三个人在针织厂上班,每人月工资都不低于2000元。”双竹元村村支书曾广宪介绍说,针织行业不仅让群众致了富,厂房出租每年也可以让村集体获得8万元的收益。
除此外,双竹元村还有两组共120千瓦的光伏电站,加上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收益,集体经济年总收益近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