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尖带来“大收入”
东川区对门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旁,有一个蔬菜分拣车间。从这个车间分拣加工出来的豌豆尖,搭载着众多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远销到北京、上海、港澳台等地,甚至打入了新加坡市场。车间负责人舒英华,致力打造“东川豌豆尖”名片,带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依托豌豆尖种植和扶贫车间务工,乘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时代“列车”。
舒英华是东川区铜都街道尼拉姑社区五组的居民。1998年,19岁的他开始进入蔬菜行业,专门负责收购东川小毛豆发到呈贡再销往国内其他地方。这一干便是10年,使他积累了不少蔬菜收购、外销等方面的经验和人脉资源。2016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舒英华“重操旧业”干起了蔬菜收购的生意,只不过这次他收的是豌豆尖。
“东川立体气候独特,种植的豌豆尖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外地客商青睐,常常供不应求。”舒英华在收购过程中看到商机后,立即动员东川本地的种植户进行订单连片栽种,自己则找准市场节点做实促销环节。近三四年来,舒英华通过与上游公司对接共卖出豌豆尖500多吨,为东川种植户增加了1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小豆尖带来“大收入”
刚开始,舒英华主要从老百姓手中收购毛尖,再运到呈贡进行加工。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帮助更多留守妇女、残疾群众等解决无法外出务工的问题,舒英华经过多方考察,决心建立自己的加工车间。
2019年2月,在东川区政府的支持下,舒英华在城区起嘎搬迁安置点建立了1个小冷库用于加工豌豆尖。同时,在东川区人社局的大力帮助下,组织开展了蔬菜分拣车间技能培训,培训出30名分拣工人。
同年8月,东川蔬菜扶贫车间在对门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始修建。如今,该扶贫车间已建成1000立方米的冷库3间、192平方米的恒温加工车间1间、双柜真空预冷机1套、日产3000瓶冰制盐水池1个、冰瓶冷库1个,既可以做冷藏、包装业务,为区内的种养殖大户提供冷藏、冷冻的便利,也可以吸纳更多无法外出的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小豆尖带来“大收入”
在扶贫车间,舒英华聘用了30名东川籍工人,其中6人是从晋宁招回车间的,他安排1人管理车间,5人做师傅工帮带剩下的24名普通工人。“有朋友给我介绍了贵州的师傅工,但我没有接受。”舒英华告诉记者,他吸纳的就业人员中,有一名是区内的残疾人,他为此专门安排了工人师傅好好带这名残疾人,今后还会进一步吸纳能做工的残疾人就业。
发展好蔬菜产业,逐年增加用工量,可以促进更多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我们力争逐年提高豌豆尖品质和产量,驻稳北京云海肴餐厅等销售市场,稳销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等地,帮助东川老百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舒英华说,从今年起将在东川种植豌豆尖、娃娃菜、藜蒿这3种二次加工产品用工量大的蔬菜,仅豌豆尖一个单品估计就需用工100人。
“有事做、有钱赚,我们搬进城来才住得安心。”一名务工群众说,小小的扶贫车间,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