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县的永泰庄寨是闽中地区独具特色的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始建于唐朝,有1000多年历史。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保护较好的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
01
福建永泰开发千年古寨价值 欲打造旅游打卡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人离开了这里,庄寨曾一度陷入沉寂。不过,最近几年,永泰庄寨来了不少外乡人,沉寂的古寨又变得活跃起来。四月中,这里正忙着筹办“咔遛节”。“咔遛”在福州话里就是玩耍的意思,去玩一玩就叫“咔遛”。
王武昌家的老宅占地1000平方米,是清朝末年修建的古厝,属于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共有20多个房间、6间客厅、3个亭井,门户窗棂廊檐有大量的木雕,栩栩如生。
由于房子年久失修,王家30多户人都在外买了新房居住。现在只有王武昌和堂哥王秀昌照看老宅。永泰县政协副主席村保办主任张培奋希望他们把老宅租出去,不但可以重新修缮,他们也能得到妥善安置。
张培奋是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曾用九年时间打造了永泰县的嵩口古镇,让寂寂无名的永泰庄寨声名鹊起。在他的发掘下,永泰县5座庄寨被评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2个村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两年前,张培奋第一次深入赤岸村,当时年轻人都已外出谋生,1000多人的村子只留下一两百位老人,大部分房子都是空的。古村的历史随着破败的老宅慢慢消散。
福建省永泰县政协副主席 村保办主任 张培奋
为了唤醒这座沉睡的古村,两年时间里,张培奋走遍了赤岸村的所有庄寨,梳理出清代建筑12881平方米,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一座座宗祠、铳楼群、将军庙,张培奋越看越有底气。今年的“咔遛节”,赤岸村预计会来2000多名游客。
在赤岸村的深山里,有很多不起眼的野葡萄藤。永泰民间一直有野葡萄藤编织的传统。张庆明是村里的能人,他钻研出了一系列藤编包专利技术,将小小野山藤变身为高档手工编织包,现在已经漂洋过海卖到了日本。今年的五一节,张庆明要带着自己的藤编产品参加赤岸村的活动。
在大赤岸农业专业合作社作里,赤岸村女工们两手上下翻飞,2万元一个的编织包就诞生在她们手里。陈巧华做编织已经有五年时间,每月按绩效拿工资能赚五六千元,有时加班加点还能收入过万。今年陈巧华被选派为代表,参加赤岸村“咔遛节”的手工展示。
叶子渊的公司在福州,2018年来到赤岸投资。他种下三叶青,每亩有7、8万元的收入。三年时间里,叶子渊投入了近三千万元。现在一些村民正忙着帮他开荒种花。矢车菊、格桑花、粉黛乱子草,十一假期这里会成为一片花海,叶子渊期待着这里能变成游客的打卡地。
66岁的张仁生在叶子渊的产业园务农,除了流转的地租,每天还能拿到150元左右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守着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张仁生非常知足。家乡实实在在的变化,也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
90后的张谦是土生土长的赤岸人。在福州读完大学后,他在建筑行业工作了十年。赤岸村的庄寨文化还处于设计阶段时,他就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毅然决定回乡创业,承包了这个现代感和乡村田园风格融为一体的酒吧民宿。
这个民宿只有120平方米,两间客房,但张谦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设计、改建、装修。整个建设风格,吸取了传统民居黑瓦、坡屋顶、青砖墙的特色,与古村相得益彰。
02
百年三对厝敞开大门迎游客
就在赤岸村忙着规划“咔遛节”时,五十公里外,盖洋村的三对厝,已经敞开大门迎接春天里的第一批游客。祖屋的第七代传人,78岁的郑尔端正忙着给游客讲解祖屋的历史。
“厝”在福州话里有居住地的意思。三对厝是郑家的三位兄弟,在清朝道光年间建造的三个民居群,迄今已经有近200年历史,每厝的建筑面积都达到三千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主体结构保存完整,建筑中石雕、木雕、灰塑、彩绘十分精美。
2016年4月,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教授来到盖洋,启动永泰庄寨保护和修缮,逐渐揭开了三对厝的神秘面纱。当时复旦大学在读博士全轶先,经常吃住在郑尔端爷爷家里,也迷恋上了古朴的三对厝。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全轶先
2016年盖洋乡申报中国传统村落,但是深山中的这个百年古厝,现在只是偶尔会有零星的游客。郑尔端老人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能来看看自己的祖屋。眼下,他们正准备在三对厝启动古寨传统文化的开馆仪式。
在海拔790多米的盖洋乡,天然的山泉水滋养着这里,也孕育出了独特的盖洋红酒。制作盖洋红酒,要用本地的高山糯米,家家户户都有酿造,工艺独特,口味纯正。
盖洋红酒每斤的售价在10元到20元不等,全乡的红酒销售总额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而盖洋5000亩高山水稻,年产值上亿元,再加上红菇、蔴菇等珍贵山珍,这些优质的农产品都准备在文化开馆仪式上展出和推销。
【半小时观察】:统筹规划 独特“乡愁”助力乡村振兴
让破败的老宅重焕生机,让更多人可以穿越时光,感受古民居的魅力。福建永泰,一条以庄寨文化为引领的乡村振兴路线图正日渐清晰。在全国许多的地方,散落着众多的古村落,它们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习俗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具体到每一乡每一村,它们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乡愁”。
这些独特的“乡愁”,正是所在农村,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富裕的“金钥匙”和“金饭碗”,我们希望这些地方能将这份独特的“乡愁”统筹规划、善加利用,为这些古村落带来新希望和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