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一家店,位置不起眼,外观也普通,但杀伤力极强。
店内时常是这样人挤人的景象。
要说这抢购现象,在国内不足为奇,但这家店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全天各时段都有人在排队。
而且,越临近晚上,店内的顾客就越多。
和一些花钱雇托儿排队的商家不同,这家店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控制成本上,以此换来最低廉的价格。
从店内的打折时间表就能看出:
靠这套低价策略,这个小店已经走出广东、开遍全国,不仅店面扩张疯狂,就连吸引客流方面,也是成功拿下中年大妈和年轻人。
这就是广东“钱大妈”,一家主要卖猪肉的小破店,但它的故事,不止爆火这么表面。
1
广东最会“卖肉的大妈”走哪火哪
“钱大妈”,发家于广东,一家卖鲜肉、蔬菜水果等产品的生鲜店。
2013年4月,深圳开出第一家钱大妈社区店时,每天到店的客流超过500人,不愁没人买。
由于广东流行的煲汤文化,对食材的要求一定要“鲜”,而钱大妈主打“不卖隔夜肉”,正好符合这一点。
秉持当天货物必须当天卖完的原则,就有了刀哥开头提到的分时段打折。
有人认为,既然23点以后就能免费,那不如等到这个点再去薅一把羊毛,岂不美哉?
刀哥要说,想法虽好,可现实却是“血淋淋的残酷”。
你瞧这才上午十一点,店里已经挤满了人:
天还没黑收银台就排起了大长队,空旷的钱大妈?不存在的。
货架上的产品,哪怕还不到最便宜的时候,依旧是架不住顾客的热情。
别说11点来店里购买,等到晚上七八点,很多菜品早就被挑选完了。
最夸张的是,刀哥采访过身边人,一位朋友告知,曾经在小区内大爷大妈都是早上推着小车,直奔1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结果钱大妈来了后,大爷大妈一个个都不早起了,直接定闹钟去抢货。
排队买单成为钱大妈的一大景观,有人还坚持到凌晨十二点。
甚至他们还组建了微信群,有什么优惠在群里提前告知,当你还在计算免费送的时候,大爷大妈们已经早早去排队了。
但钱大妈的顾客群体,并非是这些老人家,主要是白领。
这个群体一来时间稀缺,更看重便利性;二来,形成购买习惯后会反复购买,比较稳定;最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大多都不太会挑菜,缺乏与商贩讨价还价的能力。
他们经常是上下班顺路买点菜回家,而不太会专门花时间去挑选对比。而钱大妈对于菜品的包装和把控上,比普通菜场略胜一筹,还能得到打折优惠。
根据刀哥走访,发现一些经常做饭的年轻人,会在11左右去钱大妈采购,虽然折扣低,但看中的是菜品鲜。
随着这波“自来水”的宣传,“钱大妈”的名号也越来越大,开始在广东扎稳脚跟。
等到2017年,钱大妈已经完成启承资本的 B 轮融资,门店数量接近 600 家。
到了2018年,这一年的开店数量,几乎是此前5年的总和,且开出的门店大多在半年里实现盈利。
2019年,钱大妈开始把店开往其他地方。
去年12月,钱大妈落地北京,就在前不久,北京西三环又一家钱大妈正在筹备营业,而且开业折扣力度更大,看看这张传单上标的价格,优惠力度可见一斑:
但便宜是一方面,刀哥更想知道,作为一家生鲜店,为何”广东大妈”魅力这么大?同时搞定省钱的大妈和年轻的白领们呢。
搞懂这些,才能懂得钱大妈背后的商业价值。
2
靠什么搞定年轻人和大妈?
不得不说,“钱大妈“赶上了好时候。
如今谈起社区生鲜,再也熟悉不过,比如美团买菜、盒马mini店都是社区生鲜的代表。
但钱大妈比他们都早一步,在2013年就进入生鲜赛道。
时间优势具备后,还少不了这两点。
1、靠加盟迅速扩张
钱大妈实行的是“加盟+直营”制,约90%的店铺为加盟店,10%的店铺为直营店。
对加盟店铺的设计上,钱大妈对面积要求并不高,小到40平方米以下,大到100平方米的门店都可以做。一侧放保鲜柜,一侧放蔬菜水果,中间再有一个货柜放相好、高频的水果。
刀哥在探访北京西三环这家新店时,发现整个店铺面积不足20平,虽然还没有营业,货柜陈列刚刚好。
钱大妈的门面设计非常简洁和显眼,大红色的招牌上印着钱大妈三个大字,“不卖隔夜肉”看一眼就能记住。
为了防止加盟店的竞争加大,钱大妈在2017年就规定:门店之间最短距离从300米缩短到250米。500米以内需要征得第一家加盟商同意才可以。
为保持加盟商的积极性,钱大妈还会对新开业的加盟商会有补贴,一年下来,补贴金额差不多1亿元。
靠着加盟钱大妈一路扩张的顺风顺水,而在供应链方面,钱大妈也有自己的一套。
2、一条龙式的供应链
钱大妈最特殊的一点在,不止卖猪肉,还养猪。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钱大妈打造了一条“养殖场-加工基地-供应链-终端加盟店-消费者”的经营模式。
通常来说,加盟门店每天下午三点前,将次日订货单交给总部,经过供应商调配后,最终由配送中心在凌晨五点半之前送达门店。
大家都知道,生鲜店最难的就是如何“保鲜”,很容易发酸腐烂。所以就得在产品仓储、冷链运输上要花费更高的成本。
但钱大妈,在广州、深圳有配送中心,在云南、山东、河北、广东等地有种植基地。
去除中间环节,自建冷链仓储;进而减少触碰,实现产品锁鲜;损耗低了、成本降了,当然是存货也不发愁了。
除此之外,阶梯折扣也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价格从高往低,一旦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就会购买,这也是为什么一到晚上七八点,货物所剩无几,根本看不到23点后免费送的场景。
对于消费者,既能自己选择价格,而对于钱大妈,还能清理每日库存,简直双赢。
但随着近几年生鲜电商崛起,各大行业都想分一杯羹,生鲜店的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包括一直发力的钱大妈。
3
钱大妈,是噱头,还是事实?
从去年年末,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围攻社区生鲜,仗打得越来越凶,甚至逼得人民日报下场发文,“不要只惦记那几捆白菜”。
足以证明,生鲜赛场上,队员实在过多,甚至有点容不下了。
加上疫情“宅经济”影响,生鲜电商彻底爆发、社区团购的低价轰炸,钱大妈这边的确不是太好过。
除了外部环境形势严峻,内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诟病最多的则是加盟。
从亿邦网的采访得知,最近钱大妈大部分门店上货量开始暴涨,对销售额有了新的要求。
导致加盟门店毛利下降,做不到30个点,店长和员工的收入骤降。
据川渝加盟门店店长透露,之前西蓝花门店销售100斤左右,现在差不多每天要卖300斤,上货量增加后,销售压力也在剧增,生鲜不能留库存,所以只能加班加点把货卖掉。
更有加盟店老板哭诉,销售额很高,但每月依旧在亏损。
原因就是门店数量越来越多,通常是250米就有一个店,这就导致两个店要陷入互相竞争的局面,自然失去议价能力。
单看“不卖隔夜肉”,出发点没有错,但走出本地后,很难照搬广东模式。
据业内人士透露,钱大妈一个配送中心大概需要2000万元,按照目前其全国门店数达到3000家,每个省份搭建起供应链最少也得花费不少于二十多万元的成本。这种昂贵模式,钱大妈恐怕无法承担。
除去这些,一些卫生问题、对菜品的质量投诉,一直都有。
生鲜不同于其他,关乎到消费者健康,品控出一两次差错,已经是极大危机,反复被投诉,刀哥不禁为钱大妈捏一把汗。
结语:
生鲜电商绝对是近几年的风口,外界认为,市场大、受众广、需求多,这生意应该很好做。
实际上呢,生鲜不同于其他品类,商品不经存放,两天卖不到就坏了,全是亏损。
这几年倒下的生鲜也不再少数,吉及鲜、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电商“我厨”官网、易果生鲜.......
因此,供应链成为最关键的一环,虽然钱大妈有这方面的优势,但还是刀哥说的,这是无法复制的本地模式。
就像此前的呆萝卜,凭借先加盟、后收归直营、再邀合伙人入伙的方式,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进驻19座城市,门店数量超1000家。
甚至在猪肉涨价的那段时期,还出现“猪肉补贴”的玩法,但成本太高,最后账上亏的是分文不剩。
而这些补贴玩法、疯狂扩张,都是生鲜店踩过的坑。
在这样混乱的一滩水池里,钱大妈如何求得自己的一席之位,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才是关键。
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和优惠是其次,但安全和放心,才是他们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