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小生意(学校小卖部卖出320万天价的秘籍)

图片来自邵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214 万!”、“214 万 5000!”、“220 万!”、“220 万 5000!”……近日,一段来自拍卖现场的竞拍视频在某短视频网站上热传,标的物则是湖南省邵阳市新宁二中小卖部的租赁权。视频显示,现场竞买情况火热,经竞买人多轮出价后,最终以 320 万的高价成交。因标的物特殊性和拍出的高价,此事引发网民热议。

此事的最新进展是,当地新宁县教育局召开党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后,决定暂停新宁二中小卖部公开招租事宜,并已于15日下午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等部门对该校办理小卖部公开招租情况启动全面调查,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处理。

一间面积约 100 平方米的门面,租赁期限为三年,起拍价为 68 万元,成交价格溢价率竟然超过 370%,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就连校方也表示“没想到”。

新宁县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最初表示,拍卖过程均符合法律程序;学校也回应小卖部招标是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价高者得。但在激起不小的舆情后,当地教育局暂停了招租事宜,也算是回应了舆论关切。

那暂停之后,小卖部的招租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会不会继续拍出天价来?说到底,要解决问题本身,还得追根溯源,理顺解题逻辑。

在此事上,公众最担心的问题,倒不是竞拍程序的合规性,而是拍出天价后,经营者会不会把成本转嫁到学生头上,挟垄断以牟取巨额利益?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并非杞人忧天。很多过来人或多或少都曾感受过校园小卖部的“牛气”:卖过期食品,胡乱扣钱,态度不佳,价格很贵……长期以来,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些校园小卖部里司空见惯。

何以如此?其问题根源就指向了垄断经营——校园小卖部的设立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学生,可以方便学生购买生活用品等,但现实中,中小学为了校园安宁,大多实行封闭和半封闭式管理。如此一来,校园小卖部便成了独家经营,垄断之下自然容易滋生种种问题。

中学小生意(学校小卖部卖出320万天价的秘籍)

图片来自邵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垄断经营下,校园小卖部因其客源相对固定且集中,对经营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此前有报道称,连锁超市管理人员表示,学校的消费会很集中,一些商品销量可观,一个学校小卖部的火腿肠销量甚至比一个大超市的还要多。矿泉水、饮料和一些食品销量很大,成本则很低,“利润有四五成”。文具、饭盒、被服之类利润率也挺高。2016年,一张南宁三中小卖部经营权竞拍现场图在网上疯传,成交价格就高达173万元/年。

新宁二中是一所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小卖部拍出天价后,也难免令人产生“羊毛出在羊身上”之类的担忧。

平心而论,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公立学校小卖部采取公开拍卖或招投标方式经营,好过暗箱操作、私相授受——那样也能挤压腐败滋生空间。

但校园不是生意场,必须采取制度化约束机制,堵住学校小卖部“挟垄断之利,牟取巨额利益”的空间。

具体而言,竞拍前设定“六统一”经营管理的前提,明确非盈利导向;拍卖时建立更为合理的竞价机制(如采取专家建议的“维克里拍卖”,买家密封投标,出价最高者得,但支付第二高的出价);拍卖之后,对小卖部的商品类型、质量、价格等进行实时监控,做好合理监督,确保学生权益……多管齐下,确保服务价格和质量不会“跑偏”。

如今,当地已经介入调查,期待有关部门正视公众的疑虑,变压力为动力,切实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用完善机制让好事变得更好,别让“天价拍卖金”成为垄断的“买断权”,别让校园成生意场,别让学生成为被薅的“羊”。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