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本指正道。
但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也有人将其当作渠道或技巧。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商场如战场,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循规蹈矩往往会落个固步不前,甚至成为默默无闻的淘汰者。所以,只要合法合规,“道”不可少。
“包装”便是一种“道”,而且是一种增值速度和空间巨大的“道”。往小了说,那就是商品的外包装;往中了说,那就是明星人物的打造;往大了说,当属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创造。
同样是一个编织袋,农村的集市上几块钱无人问津,放在了国际奢侈品品牌的专柜上,几万块几十万大有人抢。
有人说,这是收割“智商税”。
或许也有道理。
不过你情我愿,明码标价,而且没有趁火打劫,那就当它“存在即合理”吧。
事实上,似乎也是如此。
“包装”的手段千奇百怪,有些借此不断成就了一段佳话,而且捞了不少钱。
比如下面几个故事中的主人公。
第一个故事:鹅卵石变身“宠物石”
1999年,一个叫路易斯·塔克的年轻人,因为失业,赋闲在家。每天喜欢看一些奇闻异事,他看到了两百多年前,荷兰人的郁金香狂热;又看到了80年代美国有人因为兜售鸟的尿布发了财——当时家里养鸟在美国是个风尚,但很多人又不愿意把鸟关在局促的笼子里,希望它在屋内能够自由飞翔。于是有人就登广告,专门邮售给鸟用的尿布,广告中的宣传点是使鸟主人可以不必担心爱鸟在客厅、餐厅或卧房里随时喷洒屎尿,弄得主客难堪。
塔克立马意识到,只要会宣传会包装,掀起一种潮流,再莫名其妙的东西也会变得炙手可热。
但包装什么呢?
有一天在湖边散步的他,看到脚下踩着的鹅卵石,突然来了灵感。
一个全方位的包装计划开始了。
他把它叫做“宠物石”,放在一个小木盒里,底下垫了些稻草,另外附了一个小册子《如何爱护你的“宠物石”》。在这本小册子的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世界上最乖最理想的玩伴,不像狗那样邋遢,每天非牵去散步不可;也不像猫一样执拗,让你无可奈何。它圆滑透亮,陪你释放压力;它方便携带,可以时刻呆在你的身边;它不吵不闹,既不担心喂食,也不消清理粪便……
这些经过包装好的“宠物石”,每件只卖5美元。
那个圣诞节,“宠物石”变成全美最热门的礼品,人们纷纷抢购,塔克事先囤积的几千颗鹅卵石瞬间售罄。
短短的4个月,这个年轻人靠着卖“宠物石”净赚了140万美元——而这次创业的启动资金仅仅不到2000美元。
这件事情被当时的《华尔街日报》当选为“年度十大奇怪商业现象”,而且排名第一。
第二个故事:废墟里的纪念品
德州有座很大的女神像,历史悠久,许多人都很喜欢,常来参观、照相。但因年久失修,州政府决定将它推倒,以免出现伤及游客或周围建筑物的事情发生。
推倒后,广场上留下了堆积成山的废料:有碎碴、废钢筋、朽木块、烂水泥……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只能装运到很远的垃圾场去。200多吨废料,如果每辆车装4吨,就需50辆次,还要请装运工、清理工……至少得花25000美元。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轮投标,没有人为了25000美元的劳费而愿意揽这份苦差事。
斯内德却独具慧眼,他意识到这些“废物”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他来到市政有关部门,说愿意承担这件苦差事,并且只需拿20000美元就可以完全按要求处理好这批垃圾。
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市政部门要出一个书面保证:不管他如何处理这批废物垃圾,政府都不干涉,不能因为看到有什么成果而来插手。
双方一拍即合,签订合理协议。
开始动工!
斯内德请人将大块废料破成小块,进行分类: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做成小石碑,把神像帽子弄成很好看的小块,并标明是神像桂冠的某部分;把神像嘴唇的小块标明是她那可爱的嘴唇……
完成加工后,斯内德将其装在一个个十分精美而又便宜的透明小盒子里,用红绸垫上。
为了制造悬念,他还特意雇佣了一批军人,将广场上这些废物围起来,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围观。大家都盯着大木牌上写的字:
“过几天这里将有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
是什么奇妙事?谁也不知道。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人悄悄溜进去偷制成的纪念品,被抓住了。这件事立即传开,于是报纸电台广播纷纷报道,大加渲染,立即就传遍了全美。斯内德神秘的举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
时机成熟,产品应运而生,正式推向市场。
他在盒子上写了一句伤感的话:“美丽的女神已经去了,我只留下她这一块纪念物,我永远爱她。”
斯内德将这些纪念品出售,小的1美元一个,中等的2.5美元,大的10美元左右。卖得最贵的是女神的嘴唇、桂冠、眼睛、戒指等,150美元一个。
这些纪念品的包装盒上刻下了一句伤感的话:“美丽的女神已经去了,我只留下她这一块纪念物,我永远爱她。”
开售当天,周围的人们汹涌而至,不到一小时,这些纪念品全部被抢购一空,有人甚至将10美元的纪念品一转手就卖了100美元。
在这堆人人敬而远之的废墟中,斯内德获得了15.2万美元的净利润。
趁热打铁,这些纪念品售罄的第二天,斯内德推出了“德州被拆同款女神像”。被“情怀”风击中的德州人,很多因为错过之前的纪念品而感伤,这次自然再次出手抢购。
斯内德在短短一个月内,又净赚了37万美元。
第三个小故事:希尔顿的玻璃柱
康拉德·希尔顿在创造酒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生长出黄金来。”
他确实做到了。
在希尔顿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之后,有一天他踱步在大厅,注视着大厅中央巨大的通天圆柱。
希尔顿经过独自推敲这些柱子的构造后发现,这四个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价值。
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美观吗?但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无异于空间的一种浪费。
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四个透明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系列玻璃展箱。
“你想要你的产品凸显尊贵吗?那没有什么比展示在高级酒店最华丽最醒目的地方更合适了。”
这句广告招商词出来之后,纽约那些精明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平均一个展位每年租金24000美元。
这四个玻璃柱一年就贡献了近50万美元——这一年,是1930年,希尔顿收购这家酒店的价格是700万美元。